肝性脑病并脑出血1例病例报告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459次
患者,男,40岁,既往慢性乙型肝炎7年,肝硬化3年,高血压,冠心病3个月,入院前3~4天因饮食不节制,出现一过性腹泻,未在意。入院前20min,在社区静点甘利欣时突然出现神志不清,伴抽搐2min而入院。入院时查体:T37.0℃,P106次/min,BP160/100mmHg,颜面灰黯,口唇略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6次/min,律整,未闻及杂音,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肱二头、肱三头肌反射存在,膝反射存在,踝阵挛(+),双侧巴彬斯基征(-),克匿格氏征(-)。入院后血氨为100μg/dl,血钾3.6mmol/L,CO 2 -CP25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略下移。入院诊断:肝性脑病、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入院后予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点,六合氨基酸静点,并补钾、利尿,于入院后6h神志转清,但再次抽搐,表现四肢强直,颜面青紫,双眼球向左凝视,予甘露醇、安定后缓解。住院第2日,入院后16h,血钾复查为3.0mmol/L,考虑为低钾性碱中毒致抽搐,日补钾3g,病情平稳,入院第3日,血钾检为4.1mmol/L,但再次出现四肢间断痉挛,查体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为左侧巴彬斯基征(±)行脑CT检,诊断为左枕顶叶脑出血,对症治疗无缓解,于第3日晚出现脑水肿,脑疝,抢救无效而死亡。
随乙型肝炎患者增多,肝炎后肝硬化病例渐增多,肝硬化并肝性脑病临床亦常见。其中肝性脑病死亡占肝硬化死亡的88% 。而肝性脑病并脑出血很少见。发病机制可能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肝功能亢进及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临床对于肝性脑病,抗肝昏迷无缓解或缓解后病情加重。应考虑到脑血管疾病行脑CT检以免延误治疗。
上一篇:浅谈肝性脑病的护理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常见并发症-- 肝性脑病8856
- 02. 脑电图检查可用于诊断慢性肝病中的亚临床型肝性脑病7491
- 03. 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7758
- 04. 提醒:肝癌应提防肝性脑病7115
- 05. 合理安排肝性脑病的饮食9295
- 06. 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因有哪些?9086
热门阅读
- 01. 得了酒精肝会出现什么症状
- 02. 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要靠乙肝疫苗
- 03. 肝病就诊误区 转阴非治疗的最终目标
- 04. 哪类患者需要肝移植?
- 05. 身体8种反应自测肝脏病
- 06.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选药原则
- 07. 丙肝的三个诊断方法解读 丙肝的生活注意事项
- 08. 乙肝小三阳吃什么药可以转阴?据自身病情来选择用药
- 09. 肝炎有哪些早期信号?
- 10. 头孢会不会伤害肝脏? 如何预防药物伤肝?
图片推荐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日前,一则你还敢吃街头煮玉米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街头玉米久煮不坏、越煮越香原因竟是放香精来让玉米增加香味和色泽!更有专家称这种香精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 为了求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小编走访了小商品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沈殿霞病情恶化进入肝昏迷
沈殿霞(肥肥)患胆管癌近1年以来病情时好时坏,但近日情况再度恶化,香港某周刊报道,她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已出现肝昏迷病征,命悬一线的她最近决定试用新药,尽管副作用多也愿奋力一搏。她的女儿郑欣宜更新bol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
有患者咨询:我一个好朋友是乙肝患者,他的乙肝经过治疗后已经康复了,我想请问,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乙肝康复后还传染吗?专家指出,乙肝的传染性与患者
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最近气色不是很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贫血,不太严重,建议我在饮食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但食疗这块不太了解,出现贫血应该吃什么?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鉴于上述患者的疑问,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本身就
胆红素升高是什么原因?
胆红素升高是什么原因?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胆
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
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 冬季,向来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冬季同样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天冷易发消化道出血,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天气越冷发病率越高 每年入冬后,都是消化道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