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丙肝丙肝病因病理 → 解决老问题 发展新治疗 面临新挑战举报

解决老问题 发展新治疗 面临新挑战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815次
2008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于2008年4月23日-27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5月8日本报记者对会议进行了即时报道,本期消化周刊(D1-D3)邀请专家就本次会议慢性丙肝、乙肝以及酒精性、非酒精性肝炎进展进行深入总结。

    

      本届EASL年会上关于丙型肝炎的报告主要有以下方面。

    

    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仍是基石

      一项研究显示,对临床评价为Child A级而病理学诊断为肝硬化的96例患者予以标准干扰素治疗,出现肝硬化缓解的患者更可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在10年的随访中发现,在出现肝硬化缓解的患者中,肝硬化失代偿、肝病相关死亡和肝癌发生率更低。因此建议,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应将肝硬化缓解作为主要治疗终点。

      与此相似的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包括了307例既往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研究显示,治疗前已经出现桥接样纤维化和肝硬化且未达到SVR的患者,发生肝细胞癌、腹水和肝移植的几率仍然很高。即使达到SVR,治疗4年后仍有6%的患者发生肝癌。因此,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该及时予以干扰素治疗,对于METAVIR评分F3/F4的患者,即使达到SVR,仍应开展对肝癌的监测。

      此外,对于具有桥接样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予以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90 μg/w,维持治疗3年的HALT-C研究显示,517例患者中47%出现SVR,小剂量治疗可以改善临床转归。但是,在全剂量治疗中未出现病毒抑制的患者中,未发现临床转归改善,所以,该部分患者不应该采用小剂量维持治疗。

      会上报告了关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抗丙型肝炎病毒疗效比较的IDEAL研究。307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5 μg/(kg·w)+利巴韦林 800~1400 mg/d;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0 μg/(kg·w)+利巴韦林 800~1400 mg/d以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w+利巴韦林 1000~1200 mg/d,治疗48周,三组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分别为53.2%、49.2%和64.4%,SVR分别为39.8%、38%和40.9%,复发率分别为23.5%、20%和31.5%。

      在新药未获得批准上市前,对于既往治疗失败者仍应考虑再治疗。EPIC3研究显示,2312例既往接受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5 μg/(kg·w)+利巴韦林 800~1400 mg/d,治疗48周。基因1、2、3和4型患者SVR分别为15%、59%、55%和28%;基线HCV RNA<6×105 IU/ml的既往治疗后复发者SVR为46%,而基线HCV RNA>6×105 IU/ml的既往治疗无应答者SVR仅为9%。基线时纤维化分级也影响SVR。取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患者的SVR不受既往应答类型和治疗方案的影响。

      根据3项临床研究共138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SVR相关预测指标分析显示,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对于SVR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基因型。

    

    新药研究方兴未艾

      新药研究涉及干扰素剂型的改造、蛋白酶抑制剂、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剂以及治疗性疫苗。

      蛋白酶抑制剂包括telaprevir和boceprevir。一项研究在250例基因1型HCV感染初治患者中比较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加或不加telaprevir的疗效。结果显示,12周telaprevir联合24或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组的SVR显著高于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组(61%和67%对41%),而且复发率低,仅为6%和2%(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组复发率为23%),但telaprevir组皮疹、腹泻、瘙痒和贫血发生率高。

      Boceprevir能显著降低基因Ⅰ型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患者的HCV RNA载量,降幅达3 log 10IU/ml。对357例既往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的基因Ⅰ型感染者予以boceprevir 800 mg,3次/日治疗,可提高SVR,尤其在初次治疗中失败但HCV RNA下降超过2 log 10 IU/ml的患者中可获得高SVR。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剂主要有R1626。Ⅱ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联合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可提高应答率并缩短疗程。80%以上的基因Ⅰ型患者可以达到RVR。

      此次会议第一次报告了缓释干扰素ω的Ⅱ期临床研究,干扰素ω联合利巴韦林组的病毒学应答率明显高于单剂干扰素ω组,治疗12周时,HCV RNA病毒载量下降明显。另外还报告了长效复合干扰素(BLX-883)和口服白蛋白干扰素(belerofon)的Ⅰ期临床研究情况。

    

    耐药成为关注新问题

      既往干扰素治疗中虽有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无应答,但不存在耐药问题。随着新的蛋白酶抑制剂和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已经发现了病毒对蛋白酶和聚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目前研究显示,如果将蛋白酶抑制剂或聚合酶抑制剂联合标准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则可降低耐药的发生。但是,还没有不同蛋白酶抑制剂或聚合酶抑制剂之间联合治疗的研究。

      临床研究显示,采用boceprevir治疗,可以在51个氨基酸位点检测到突变,突变率>5%,常见突变为V36、T54、R155、A156和V170。在联合利巴韦林时,boceprevir耐药突变几率增高。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抑制剂R1626,在单剂抗病毒治疗时易发生HCV变异。基因1型感染者出现高耐药屏障的可能因素包括耐药株复制水平较低以及治疗前准种中R1626耐药突变株少。
标签:发展  面临  解决  老问题  问题  治疗  新挑战  挑战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