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的“由来”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6713次
自从系统地应用敏感的特异性血清学试验诊断甲型及乙型肝炎以来,发现一些具有传染病特点,但缺乏目前已知的病毒血清学(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证据的急性和慢性肝炎,统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具有2个明显的特征:
(1)通过肠胃外途径传播,是输血和输入某些血浆提取物,在血液透析、骨髓和肾移植、血友病及心脏外科患者、静脉内滥用药物和经皮注射的患者中,多次发生非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本型在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与乙型肝炎相似。
(2)经粪-口途径传播,由于水源或食物被粪便污染所致,如供应人口众多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可造成大规模非甲非乙型肝炎暴发流行,故又称水源性非甲非乙型肝炎,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类似甲型肝炎。
1987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技术咨询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建议将非甲非型肝炎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另一类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9月,在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学术会议上,将上述两型肝炎分别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上一篇:肾病伴丙肝 血液透析治疗为何难?
下一篇:丙型肝炎发病上升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不要让丙肝病毒在“窗口期”蒙混过关7786
- 02. 丙肝的危害有哪些?9133
- 03. 与你携手 征服丙肝9303
- 04. 丙肝好治能治愈 可多数人不知已染病8088
- 05. 慢性丙肝晚期的症状介绍6923
- 06. 带你认识什么是丙肝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