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护理措施与手术后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9417次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常见的肝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当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肝进行性肿大,呈结节性,质硬,边缘钝而不规则;可伴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甚至黄疸、恶病质等全身表现。采用甲胎蛋白(α-FP)检测、B型超声、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目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常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硬变程度、肿瘤的部位与大小等决定不同的术式,如肝段切除或肝局部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等。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或采用肝动脉和门静脉支双重化疗栓塞术,有较好的疗效。
[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或绝望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②忍受较重的痛苦;③担忧预后;④经济拮据等。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急、慢性肝炎疾病的代谢性消耗、肝功能不良及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
3.潜在的术前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与肝癌突然破裂有关。
4.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腹腔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腹水、胸水、胆汗渗漏、腹腔感染等。
5.知识缺乏 缺乏康复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在术前护理过程中,肝疾病可能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时,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表现及内出血表现:部分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少数病人亦可因胆道出血而表现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2)心理护理:由于表现较重的疼痛、发热、黄疸、营养不良,或由于病人对治疗方案及手术预后的顾虑,病人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望。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应对病人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病人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3)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4)防治感染:肝手术前两日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前后感染发生。对其他肝疾病合并感染时,要及时给予大量有效抗生素,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正确选择给药方法及途径,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
(5)肠道准备:对拟行广泛肝组织切除术或肝血管结扎术、栓塞术者,尤其是合并肝硬变者,为抑制其肠道内细菌,清除肠道内粪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及血氨本源,防止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术前3天应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
(6)其他工作:肝手术前一般需放置胃管,必要时也需留置尿管。广泛肝切除术术中术后输血量可能较大,术前应备足血液,以新鲜血为佳,避免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而引起凝血障碍。
2.手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肝手术后,特别是广泛性肝叶切除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死亡率甚高。并发症有:①腹腔内出血:因凝血机制障碍或肝叶切除后肝断面的血管出血引起;②胃肠出血:肝癌多有肝硬变,术后因诱发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或应激性溃疡引起;③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④腹水:因肝功能不良、低蛋白血症所致;⑤胆汁渗漏:为肝断面组织坏死或小胆管结扎线脱落所致,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⑥腹腔感染:因腹腔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所致;⑦胸腔积液:与低蛋白血症和膈下感染有关。因而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症状、意识变化,黄疸、腹水、尿量情况,腹部和胸部症状及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引流情况,血、尿常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测定,肝肾功能检验,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X线等特殊检查。如发现有关并发症发生时,当及时与医师联系,认真做好相应治疗护理工作。
(2)体位及活动:病情平稳后宜取半卧位。肝手术后一般不宜过早起床活动,尤其是肝叶切除术后过早活动易致肝断面出血。但可卧床活动,鼓励深呼吸及咳嗽,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
(3)饮食与输液:术后禁饮食,作胃肠减压,同时输液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肠功能恢复后给流食,以后酌情改半流食、普通饮食。对广泛肝叶切除术后,也可使用要素饮食或静脉高营养支持。
(4)继续采取保肝措施:方法同术前护理。但广泛性肝叶切除或肝血管血流阻断术后应间歇性吸氧2~4天;术后2周内静脉输入适量血浆、人体白蛋白、支链氨基酸等;也可少量多次输入鲜血,这对促进肝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5)继续使用抗生素:防治肝创面、腹腔及胸部等各种术后感染。
(6)引流管护理:肝手术后可能使用多种引流,应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详细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和内容物的性状以及变化情况。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接管及引流瓶。肝切除部位或膈下引流常用双套管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应保持有效负压吸引。有T管引流者,见胆道外科术后T管护理。肝叶切除术后肝周的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渗液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去除引流管。肝脓肿的引流,应待一般情况改善,体温及血常规正常,引流脓液稀薄且每日少于10ml,或经引流管造影见脓腔容积小于10ml时,拔除引流管。
(7)出院康复指导:①遵医嘱适当休息;②调节饮食,加强营养;③遵医嘱继续用药;④定期随诊复查,了解肝功能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术后还应注意甲胎蛋白追踪检查结果,或注意观察有无肝癌的转移。
原发性肝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当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肝区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肝进行性肿大,呈结节性,质硬,边缘钝而不规则;可伴有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乏力、消瘦、甚至黄疸、恶病质等全身表现。采用甲胎蛋白(α-FP)检测、B型超声、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目前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常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硬变程度、肿瘤的部位与大小等决定不同的术式,如肝段切除或肝局部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等。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或采用肝动脉和门静脉支双重化疗栓塞术,有较好的疗效。
[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或绝望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②忍受较重的痛苦;③担忧预后;④经济拮据等。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急、慢性肝炎疾病的代谢性消耗、肝功能不良及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
3.潜在的术前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与肝癌突然破裂有关。
4.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腹腔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腹水、胸水、胆汗渗漏、腹腔感染等。
5.知识缺乏 缺乏康复保健知识。
[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1)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在术前护理过程中,肝疾病可能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时,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表现及内出血表现:部分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少数病人亦可因胆道出血而表现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2)心理护理:由于表现较重的疼痛、发热、黄疸、营养不良,或由于病人对治疗方案及手术预后的顾虑,病人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望。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应对病人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病人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3)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4)防治感染:肝手术前两日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前后感染发生。对其他肝疾病合并感染时,要及时给予大量有效抗生素,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正确选择给药方法及途径,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
(5)肠道准备:对拟行广泛肝组织切除术或肝血管结扎术、栓塞术者,尤其是合并肝硬变者,为抑制其肠道内细菌,清除肠道内粪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及血氨本源,防止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术前3天应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
(6)其他工作:肝手术前一般需放置胃管,必要时也需留置尿管。广泛肝切除术术中术后输血量可能较大,术前应备足血液,以新鲜血为佳,避免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而引起凝血障碍。
2.手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肝手术后,特别是广泛性肝叶切除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死亡率甚高。并发症有:①腹腔内出血:因凝血机制障碍或肝叶切除后肝断面的血管出血引起;②胃肠出血:肝癌多有肝硬变,术后因诱发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或应激性溃疡引起;③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④腹水:因肝功能不良、低蛋白血症所致;⑤胆汁渗漏:为肝断面组织坏死或小胆管结扎线脱落所致,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⑥腹腔感染:因腹腔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所致;⑦胸腔积液:与低蛋白血症和膈下感染有关。因而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症状、意识变化,黄疸、腹水、尿量情况,腹部和胸部症状及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引流情况,血、尿常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测定,肝肾功能检验,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X线等特殊检查。如发现有关并发症发生时,当及时与医师联系,认真做好相应治疗护理工作。
(2)体位及活动:病情平稳后宜取半卧位。肝手术后一般不宜过早起床活动,尤其是肝叶切除术后过早活动易致肝断面出血。但可卧床活动,鼓励深呼吸及咳嗽,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
(3)饮食与输液:术后禁饮食,作胃肠减压,同时输液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肠功能恢复后给流食,以后酌情改半流食、普通饮食。对广泛肝叶切除术后,也可使用要素饮食或静脉高营养支持。
(4)继续采取保肝措施:方法同术前护理。但广泛性肝叶切除或肝血管血流阻断术后应间歇性吸氧2~4天;术后2周内静脉输入适量血浆、人体白蛋白、支链氨基酸等;也可少量多次输入鲜血,这对促进肝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5)继续使用抗生素:防治肝创面、腹腔及胸部等各种术后感染。
(6)引流管护理:肝手术后可能使用多种引流,应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详细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和内容物的性状以及变化情况。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接管及引流瓶。肝切除部位或膈下引流常用双套管闭式负压吸引装置,应保持有效负压吸引。有T管引流者,见胆道外科术后T管护理。肝叶切除术后肝周的引流管一般放置3~5天,渗液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去除引流管。肝脓肿的引流,应待一般情况改善,体温及血常规正常,引流脓液稀薄且每日少于10ml,或经引流管造影见脓腔容积小于10ml时,拔除引流管。
(7)出院康复指导:①遵医嘱适当休息;②调节饮食,加强营养;③遵医嘱继续用药;④定期随诊复查,了解肝功能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术后还应注意甲胎蛋白追踪检查结果,或注意观察有无肝癌的转移。
上一篇: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预防肝癌的发生
下一篇:熟甘薯防癌最宜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9888
- 02. 预防肝癌 定期体检很重要6930
- 03. 癌症村里的环保志愿者9500
- 04.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8897
- 05. 5年以上肝炎应定期查肝癌9372
- 06. 肝癌防治“二三四”10054
热门阅读
图片推荐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 曾亲自试药 患中毒性肝炎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可谓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曾在1983年至1993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清楚地记得,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
何首乌能导致肝损伤?
何首乌能导致肝损伤?王先生有“少白头”,不知在哪听说何首乌有养血乌发的作用,于是就按照网上的方子自己熬着吃,结果到第3周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到医院检查,转氨酶高达2000,是正常人的50倍。黄
中国科学家发现治疗脂肪肝新思路
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
“80后”母亲切肝救子:妈妈愿与你同“肝”共苦
31岁的罗祥珍原本以为,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给两个月大的儿子进行葛西手术后,身患胆道闭锁的儿子便会痊愈。然而,还未来得及开心,现实又跟她开了一个玩笑:要延续儿子的生命,必须进行肝移植手术。于是,
联合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效果好
2011年底,国内明确了乙肝复发再治的定义:曾经接受过口服抗病毒治疗24周以上,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停药后,病情再次复发(乙肝病毒阳性,ALT大于2倍正常值),需再次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 感染病学术年会
冬季乙肝大三阳病情复发该怎么办?
冬季乙肝大三阳病情复发该怎么办?冬季天气寒冷,温度比较低,乙肝大三阳患者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那么,冬季乙肝大三阳病情复发该怎么办?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冬季乙肝大三
各国肝病专家云集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
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于2012年5月25日—5月26日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成功举行,论坛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内蒙古福瑞中蒙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ECHSENS公司共同主办,
转氨酶偏高需要吃降酶药吗?
转氨酶是肝功能检查中常见的一项检查项目,它是检测肝功能是否受损的灵敏指标。临床上检查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转氨酶偏高的现象,那么,转氨酶偏高需要吃降酶药吗?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详细介绍一下。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