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和预防丙肝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常常慢性化,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表现隐匿,难以自察或被检查发现,给传染源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同时,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丙型肝炎的预防主要依赖切断传播途径。HCV经血途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针对各种经血途径传播的方式。
HCV的经血途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 在对献血员强制筛查抗-HCV以前,输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是HCV传播的主要方式,现在仍有少数不发达地区存在不洁采血和不洁输血问题。因为HCV感染存在窗口期,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增加了HCV感染机会,可能与此有关。
经皮暴露感染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吸毒又是经皮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方式;此外,有些地区仍在使用非一次性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构成了HCV传播的危险;针刺等职业性暴露也是经皮暴露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刺传播HBV、HCV和HIV的机会分别为30、3和03;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卫 生用品也可能是HCV传播的方式之一;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
性传播
性传播HCV可能仅次于静脉吸毒方式,有多位性伴侣者以及男性同性恋者的HCV感染率高于长期单个性伴侣者,年感染率分别为04~18和0~06,女性性伴被HV感染的危险性是男性性伴的3倍。同时伴有性传播疾病者,HCV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在围产期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增高至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高至20,高HCV病毒载量可能促进传播的发生,但分娩方式不影响HCV的传播。
对HCV传播的预防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关心的问题,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
1 加强对献血员和器官移植供者的抗-HCV筛查,所有献血员和器官供者必须经过抗-HCV筛查阴性才可以献血或捐献器官;所有用来制造血液制品的血浆,血液必须保证无HCV污染。
2 在医疗机构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的介入检查和治疗用品在用后必须销毁;对非一次性的介入性检查治疗器械、腔镜应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对于静脉药瘾者,可以提供安全清洁的注射器,同时对药瘾者积极治疗,解除其对药品的依赖。美国在控制HIV感染时,针对静脉吸毒者采取美沙酮治疗、用过的针头和注射器以旧换新、医生处方和药店出售注射器等措施使HIV传播得到较好的控制,控制HCV的传播也可借鉴该方法,使药瘾者能获得清洁的注射器。
3 加强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大家能够充分了解HCV传播的方式以及易感染人群;要教育静脉吸毒者,使其了解不洁注射的危害,避免与他人任何方式的血液接触;对护理人员、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防止HCV传播的意识;对可能与HCV传播相关的各行业工作人员,包括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医生等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大家共同关注、处理与HCV传播有关的社会问题、医学问题。
4 降低性传播的危险性。男性HCV感染者的性伴应测定其HCV感染标志,多个性伴者则应该采用安全套来预防HCV的传播;长期单个性伴间采用安全套可以降低HCV传播的危险。
5 讲究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
6 尽可能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分娩时减少胎露的监测,缩短破膜后分娩时间有助于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2~6月间检查两次HCV RNA或及15月时检查抗-HCV。在出生后15个月内检测抗-HCV阳性都有可能是来自于母体。妊娠期不宜给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哺乳不传播HCV。
目前,意外针刺暴露后是否以免疫球蛋白被动预防或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还没有肯定有效的结果。意外发生后立即测定针头使用者和暴露者的抗-HCV,如果针头使用者抗-HCV阳性,应该测定暴露者的HCV RNA,因为HCV RNA最早要在感染后2周才可以测到,所以,暴露者需要在暴露时以及暴露后2~8周间再次测定抗-HCV、HCV R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旦HCV RNA阳性,立即咨询专业医生考虑予以抗病毒治疗。
除以上经血途径以外,还有部分HCV感染的传播途径不明,提高卫生健康水平、改善卫生生活条件是阻断这些未知传播方式的最好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研制开发有效的HCV预防性疫苗,从而最终解决预防问题。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丙型肝炎也可分为急性、慢性与重型三种不同的临床类型,故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急性丙型肝炎: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及保肝药的合理使用,是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共同疗法。至于急性丙肝要不要及早使用抗病毒的干扰素治疗,目前专家们仍持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应早期应用干扰素消除丙肝病毒,防止其转为慢性肝炎;也有人认为丙肝也有自愈倾向,干扰素不仅价格昂贵,部分病人还会产生副作用,再说也未必能完全防止慢性化,故急性期不主张应用。但临床上应灵活掌握,如果病人经一般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血清转氨酶(ALT)或血清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CV-DNA)持续或反复升高,在病家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则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
(2)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具体措施有三:
1)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首推α-干扰素(IFN-α),剂量为3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治疗效果,增至5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疗程为3~6个月。据报道,约50病人出现复发,但再次应用干扰素治疗仍可获效。因此有人主张加大剂量,延长疗程至一年,或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用药后如出现贯寒、发热、类感冒反应及眩晕、脱发,甚至末梢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多可自然恢复。此外,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唤(三氮唤核耷)治疗丙肝,有明显降低及恢复转氨酶和丙肝病毒会氧核糖核酸(HCV-DNA)水平的效果。用量为每日口服l~12克,或04~06克日,肌注或加入500毫升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疗程为3~6个月。
2)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纠正慢性丙型肝炎出现的免疫功能障碍,促进丙肝病毒的清除和病体的恢复。也可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
3)改善肝功能治疗
(3)重型肝炎治疗:丙肝病毒(HCV)若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病毒(HBV)混合感染,极容易引起重症肝炎。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甲肝来袭的症状10054
- 02. 关于甲肝疾病的介绍9136
- 03. 生活小细节预防甲肝!8801
- 04. 甲肝危害表现为3个方面 甲肝治疗有规可循10982
- 05. 甲肝的感染方式和易感染人群!9256
- 06. 如何预防甲型肝炎9449
热门阅读
图片推荐
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
转氨酶高是肝脏受损发出的信号,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出现谷丙转氨酶高的现象时,多较为恐慌,那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成为大家所备受关注的,就此做下介绍。 肝病专家就此问题指出:转氨酶高不能盲目用药,用药前首先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喝酒,可谓是乙肝患者的禁忌,那保健酒呢?目前市场上,保健酒的广告很多,宣传的也很诱人,但毕竟是酒的保健品,不知道乙肝患者能不能喝?喝了好不好?很是令王先生疑惑不解,就此请教: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保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因目前“脂肪肝”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故在临床有关其“治疗”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特别是有关“治疗特效药物”的问题,那治疗脂肪肝有哪些特效药物呢?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网友咨询: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可以帮人们摆脱疾病、救死扶伤。但去年学校体检时我查出得了乙肝大三阳,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当医生?针对患者的问题,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22岁妹妹割肝救姐姐 姐夫跪地感谢
昨日,武警总医院,家人在病床前照顾刚做完肝脏捐献手术的妹妹。 因患荨麻疹后乱食中药,30岁的珊珊(化名)突发肝功能衰竭,后出现肝昏迷和呼吸衰竭。紧急关头,22岁的大学生妹妹自愿为姐姐捐肝。医院建立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