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肝病领域的新挑战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580次
自从50年代从病理学的角度提出脂肪肝以来,对脂肪肝的研究产生许多新的观点。60年代以前,脂肪肝的病因主要是以恶性营养不良为代表的营养缺乏。80年代以后,营养过剩型肥胖、酗酒、糖尿病和药物肝损害成为脂肪肝的重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不明。近年来发现,脂肪肝成为许多胃肠疾病和慢性肝病的一过性改变。大多数脂肪肝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的脂肪肝可能继续发展为肝纤维和肝硬化,其原因不明。
加强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战略步骤。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及肥胖等密切相关。嗜酒、高脂高蛋白饮食、临睡前加餐、睡眠过多等均是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将有增无减。对于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影象学(特别是超声)可能是有效手段之一,最近国外报道,与组织学检测相比较,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67%,若脂肪变越明显,其阳性值还要高。Mathiesen等报道了北欧150例不明原因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的无症状患者中,其中经肝活检证实有60例(40%)患者为脂肪肝。尽管肝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单纯性脂肪肝如继发于肥胖者可不必作肝活检。目前尚乏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的脂肪肝生化指标。
1980年Ludwig提出非酒精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sis hepatitis,NASH)。由于高达40%的NASH病因不明,且病程常呈隐匿性,一旦发现,其伴同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已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知AL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激素、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肝筛改变等因素有关。NASH与ALD有相似的病理学改变,两者至少可能有两条共同的发病机制。一是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两者均可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ⅡE1(CYPⅡE1)的表达,从而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的损害反应。CYPⅡE1的诱导尚可增加肝组织氧的消耗,且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能与蛋白质形成加合物,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而参与肝损害;二是内毒素介导的细胞因子的损害,ALD时胃肠粘膜的渗透性升高,使血液中内毒素脂多糖类的物质增多而损害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脂多糖类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可通过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的释放所介导,血液中TNFα的水平与酒精性肝损害成正相关。在NASH患者中内毒素血症也有较高的发生率。TNFα的升高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肝可直接也可通过炎症发展为肝纤维化;部分肝纤维化也可出现在脂肪变消失以后。脂肪肝肝纤维化与其他慢性肝病纤维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HSC起着主要作用。乙醇、乙醛、脂质、脂肪酸均可直接激活HSC,还可通过刺激Kupffer细胞而介导HSC的激活增殖。此外,脂质过氧化反应也可刺激HSC的激活增殖。相比较而言,目前对ALD的发病机制有较多的了解,NASH可能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对其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脂肪肝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找出并去除病因。通过戒酒、逐步减轻体重(短时间内使体重骤减则有可能促进肝细胞的坏死)、治疗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和避免肝毒性药物等病因治疗,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可以逆转。药物治疗主要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如抗氧化剂、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抑制CYPⅡE1激活、抗细胞因子如TNFα和可溶性受体、保护肝细胞ATP储存以及使用抗内毒素剂等。然而,对一些NASH患者的危险因素知之不多,以上治疗药物作用尚难肯定,特别是目前尚缺乏疗效判断的相应指标,极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加强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战略步骤。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及肥胖等密切相关。嗜酒、高脂高蛋白饮食、临睡前加餐、睡眠过多等均是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将有增无减。对于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影象学(特别是超声)可能是有效手段之一,最近国外报道,与组织学检测相比较,超声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67%,若脂肪变越明显,其阳性值还要高。Mathiesen等报道了北欧150例不明原因转氨酶轻至中度增高的无症状患者中,其中经肝活检证实有60例(40%)患者为脂肪肝。尽管肝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单纯性脂肪肝如继发于肥胖者可不必作肝活检。目前尚乏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的脂肪肝生化指标。
1980年Ludwig提出非酒精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sis hepatitis,NASH)。由于高达40%的NASH病因不明,且病程常呈隐匿性,一旦发现,其伴同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已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知AL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激素、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免疫反应、肝筛改变等因素有关。NASH与ALD有相似的病理学改变,两者至少可能有两条共同的发病机制。一是氧应激/脂质过氧化,两者均可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ⅡE1(CYPⅡE1)的表达,从而产生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的损害反应。CYPⅡE1的诱导尚可增加肝组织氧的消耗,且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能与蛋白质形成加合物,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而参与肝损害;二是内毒素介导的细胞因子的损害,ALD时胃肠粘膜的渗透性升高,使血液中内毒素脂多糖类的物质增多而损害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脂多糖类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可通过细胞因子尤其是TNFα的释放所介导,血液中TNFα的水平与酒精性肝损害成正相关。在NASH患者中内毒素血症也有较高的发生率。TNFα的升高在NASH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肝可直接也可通过炎症发展为肝纤维化;部分肝纤维化也可出现在脂肪变消失以后。脂肪肝肝纤维化与其他慢性肝病纤维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HSC起着主要作用。乙醇、乙醛、脂质、脂肪酸均可直接激活HSC,还可通过刺激Kupffer细胞而介导HSC的激活增殖。此外,脂质过氧化反应也可刺激HSC的激活增殖。相比较而言,目前对ALD的发病机制有较多的了解,NASH可能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对其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脂肪肝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找出并去除病因。通过戒酒、逐步减轻体重(短时间内使体重骤减则有可能促进肝细胞的坏死)、治疗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和避免肝毒性药物等病因治疗,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可以逆转。药物治疗主要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如抗氧化剂、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抑制CYPⅡE1激活、抗细胞因子如TNFα和可溶性受体、保护肝细胞ATP储存以及使用抗内毒素剂等。然而,对一些NASH患者的危险因素知之不多,以上治疗药物作用尚难肯定,特别是目前尚缺乏疗效判断的相应指标,极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十分之一国人患脂肪肝
下一篇:脂肪肝变肝癌是正常人的150倍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多吃降胆固醇食物可防脂肪肝?饮酒当心脂肪肝9539
- 02. 不良的晚餐习惯导致白领脂肪肝高发7772
- 03. 脂肪肝与哪些不良饮食有关?患上脂肪肝怎么办?10073
- 04. 为何常吃单面煎蛋易诱发脂肪肝?11692
- 05. 看看你是不是容易得脂肪肝的人8110
- 06. 拿什么心态面对脂肪肝8222
热门阅读
- 01. 脸部长斑肝气郁结所致
- 02. 中度脂肪肝的饮食注意事项!
- 03. 酒精肝患者吃什么菜好?
- 04. 病毒性丙型肝炎
- 05. 注意肝癌早期症状
- 06. 阿米巴肝脓肿的五项预防措施
- 07. 如何看懂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
- 08. 感染甲肝有三个阶段
- 0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肝衰成功
- 10. 乙肝大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授课《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院长,百忙之中精心准备,制作了《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的专题课件,6月25日下午对医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副院长刘敏,职能、业务

侯金林:全口服丙肝治疗药物疗效达90% 新药物还未在内地上市
2015年2月7日,由香港程思远肝炎研究基金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主办,解放军302医院协办的“CHCF2015第二届中国国际丙型肝炎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