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成人需重新注射乙肝疫苗
许多人都知道,预防乙肝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形成抗体。但专家临床发现,大约有近四成成人在接受了多次疫苗注射后却查不到抗体。专家指出,其实疫苗注射严格来说,要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后者包括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等,这类人需要更大的注射量。
成年人最好注射20微克/次的剂量。而对于不幸查出“大三阳”、“小三阳”的患者,专家提醒:护肝降酶只是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而应反复跟进病情的变化。对于HBV—DNA呈阳性且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半年以上出现异常者,即使是“小三阳”也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因反复或持续的肝炎活动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高危人群注射疫苗要加大剂量
“我们在临床发现,在注射了疫苗的人群中,大约有四成成人查不出抗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张朝曦说,在多数情况下,查不出抗体是因为注射的量不足。目前许多人单次接受的注射量在5~10微克,其实这远远不够。按最新的中华医学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成人应接受20~40微克的注射量才更有效。
“但这种观念仍鲜为人知。以前都开5~10微克/次的量,现在医生开出20微克/次的量,到了药房,计价处就会来复核——是不是开错了?过了计价关,注射的护士又犯嘀咕——这么大的量,打下去不会有问题吧?连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都不了解,何况普通民众!”张朝曦说,这种宣传的不到位和认识上的差距使得不少人注射肝炎疫苗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据他介绍,其实疫苗注射严格来说,要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后者包括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经常接触人体血液的工作人员、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器官移植患者、需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有多个性伴侣或男同性恋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这类人需要更大的注射剂量。他建议,成年人最好注射20微克/次的剂量,如果仍没效,则应加大剂量和针次,但不要超过40微克/次。
“当然,也有注射20微克/次,完成全程共三针后仍查不出抗体的情况。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人身上,对这部分人可进行第二次免疫程序,即再接种三针。也有少数人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过抗体,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检测不到抗体,这其中可能有一种情况是抗体处于休眠状态而检测不到。但这种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抗体的免疫记忆将会被唤醒而发挥作用。”张朝曦解释,抗体虽是乙肝疫苗接种以后最主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的结果。注射了足够剂量疫苗的人,即使最终查不出抗体,但他们得乙肝的几率也相对会小一些。
张朝曦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注射疫苗除了每针要足量之外,还要严格按照程序(0、1、6月)共注射三针并定期复查,看有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部分“小三阳”可直接转化成肝癌
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高,对身体危害大,“小三阳”则表示肝炎病情好转,病毒复制少,转氨酶下降,危害不大。但大量研究表明,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和愈后好坏的因素是:乙肝病毒DNA是否复制以及复制的活跃程度,其次才是肝功能是否正常。张朝曦指出,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关键在于病毒的控制和清除,不能光看转氨酶是否下降。
单纯转氨酶下降意义不大
“即使是通过药物让转氨酶下降,意义也不大。”张朝曦称,一旦查出过“大三阳”、“小三阳”,说明人体的肝脏已被实实在在地损害过,即使转氨酶下降、甚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了,也不能掩盖肝细胞曾经受损的事实,也不等于病毒已不存在并且不会再次活跃起来。相反,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已经变异,而且在没配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可能继续恶化。
因此,专家建议,“小三阳”患者即使只查出是HBV—DNA少量复制,也须反复跟进病情的变化,如果HBV—DNA呈阳性且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半年以上出现异常,就应引起警惕,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反复或持续的肝炎活动会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也比较高。
10%“小三阳”患肝癌几率更高
专家指出,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慢性肝炎到肝癌中间会经历肝硬化这个阶段,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乙肝患者只有部分遵循这条规律,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可直接转化成肝癌。因为乙肝病毒具有整合功能,可诱导肝细胞突变,改变原来的形态而逃避了免疫监视,因此可能存在着测出的指标呈现阴性的假象,令患者放松警惕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出现症状才检查时,很可能已患上了肝癌,甚至已是肝癌晚期。这也是近年来有些专家认为部分“小三阳”病情比“三大阳”严重的原因。事实上,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变异,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多数“大三阳”可能更高。在治疗上,可采取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不应仅仅是护肝降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酒精对肝的损害仅次于肝炎病毒
“养肝护肝虽有不少讲究,但无论是从正常人养生防病的角度,还是肝病患者调养的角度来看,酗酒都应成为最重要的饮食禁忌。”张朝曦称,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过量或长期嗜酒者,肝中反复蓄积和长期残存的乙醛可严重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甚至坏死等病理变化,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即使少量饮酒危害也很大
据临床观察,急性肝炎潜伏期的患者,由于大量饮酒,可突然发生急性重症肝炎,并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炎患者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肝炎急性活动,激发黄疸;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长期饮酒易致肝硬变和促发肝癌,缩短寿命。总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已受到损害,各种代谢乙醇的酶类活性减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因此即便少量饮酒,损害也是比较大的。
乙肝患者应坚决戒酒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还是酒精性肝硬化,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饮酒史长短、饮酒量多少及营养状况有关,这三种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多是混合存在。一般来说,酒精性脂肪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患者除了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偶尔也可有轻度黄疸等表现。早期只要及时戒酒,几个月后多可逆转;而酒精性肝炎症状已有所加重,其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有些相似,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加深、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脾肿大、腹水,重症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如能及时治疗并从此戒酒,尚可稳定病情甚至还有逆转的希望,而一旦进入酒精性肝硬变阶段,就不可逆转了——有资料显示:发生肝硬化后约25%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因此,乙肝患者更应坚决戒酒,以免给本来已受到病毒侵害的肝脏“雪上加霜”。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孕妇应避免接种乙肝疫苗的6种情况8958
- 02. 乙肝肆虐全国 盘点“形形色色”的乙肝7710
- 03. 乙肝疫苗加强针是否需要打?9060
- 04. 硒对肝的三个功效9883
- 05. 天门市下月免费补种乙肝疫苗7761
- 06. 乙肝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及方法7090
热门阅读
- 01. 多喝牛奶或可降低肝癌 食欲明显减退当心肝癌
- 02. 这种脂肪肝会变成肝癌 大肚男人要小心
- 03. 肝血管瘤的具体护理
- 04. 肝纤维化需要做哪些检查?肝纤维化有年轻化趋势
- 05. 肝血管瘤晚期有什么表现
- 06. 如何做酒精肝的鉴别诊断
- 07.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当兵吗?
- 08. 导致肝硬化的九种病因
- 09. 不惧怕耐药现象 不期望过高——乙肝抗病毒治疗两要点
- 10. 肝好眼睛就好 肝脏与健康息息相关
图片推荐
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
昨天有网友咨询: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这位网友说最近几天自己一直吃不下去饭,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有时候还觉得口干,没力气……这位网友咨询说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想知道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食欲不振是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这是很多妊娠妇女多担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妊娠妇女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排忧解难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和具体的分析: 首先对母体的影响:发生在妊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
有患者咨询:我是一个脂肪肝患者,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个妈妈为了把肝移植给孩子,通过半年的暴走治好了脂肪肝,被称为“暴走妈妈”,我想请问专家,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庄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春季养肝护肝
春节养肝护肝正当时,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呢?肝病医院专家介绍: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