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乙肝的三大方法
乙肝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杀手,患者如果不采取治疗的话,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可以诱发肝硬化、肝腹水跟更严重的疾病。乙肝治疗的方法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种中医治疗乙肝的方法。
治疗一:毒为实邪,解毒排毒
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治疗二:脾气易虚,顾护脾胃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治疗三:气滞血淤,活血化瘀
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
求医网温馨提示:希望广大患者朋友多加注意,并且提早预防,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有效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乙肝真相》《乙肝患者家庭医生》】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6704
- 02. 乙肝要坚持抗病毒治疗 六个认识错误阻碍治疗9779
- 03. 乙肝患者,为何悲喜两重天?7486
- 04. 乙肝转阴也有机会复发 预防复发要牢记四件事10299
- 05. 乙肝者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乙肝患者咋舒缓压力11725
- 06. 治疗乙肝要注意选药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