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肝顺应四时调节饮食 调养情志藐视肝病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出现疾病,一方面是由于天地间阴阳变化的失常,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体正气的不足。所谓正,就是正常;气指的是作用、生理机能。正气就是指人体正常的作用、正常的生理机能。一个人正气强盛,他对自然界中一定程度的异常变化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即使自然界中发生一些异常变化,他也能适应而不至于发生疾病;而正气不足的人对自然界变化适应的能力很弱,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他就会病倒。所以中医常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就是说,人体是否发生疾病,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这个人正气的强弱。那么,中医是如何养肝护肝的呢?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
中医认为,养肝要顺应四时变化,那么如何做到顺应四时养肝呢?
池晓玲教授指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特点,气候上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在作用上是各不相同的,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因为四季的这些特点,人在日常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与四时相适应,那么人体就能够维持在健康状态。
在春天,因为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而且春天是主升发的,自然界和人体都表现出开始旺盛的现象,所以在春天里,人可以稍微起得早一点,起来以后可以很轻松地散散步。但是要注意一点,春天往往也是慢性病好发的季节、疾病病情多变的季节,对于肝病患者更是如此,因此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到了夏天,天气开始炎热,而且夏主长,自然界和人体的作用都表现得非常旺盛紧张,处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在夏天人也可以睡得稍微晚一点,起得相对早一些。
到了秋天,天气开始转凉,变的干燥,自然界一片肃杀之象,秋主收引,人体的阳气开始由外向内收,所以在秋天可以稍微睡得早一点,也稍微起得早一些。
在冬天里因为天气寒冷,而且冬主收藏,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经过一个秋天的收引以后跑到里面闭藏起来了,所以在冬天要睡得早一点,起得晚一点,等到天亮了再起来,同时要注意保暖,以免着凉。
另外,在春天和夏天,人体内的阳气是从机体里面往外面升发的,阳气相对旺盛紧张,所以这时一定要注意保养阳气,以防止人体因阳气旺盛紧张引起衰退而在秋冬季节发生疾病;同样,在秋冬季节,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都有一个闭藏的现象,都往里收,因此不可避免地对人体的阴气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就要注意保养阴气,以防止损伤阴气而引起阴阳作用失去平衡,在未来的春夏发生疾病。
中医认为,养肝除了要顺应四时,日常饮食起居同样很重要
人体正气受到损伤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不注意饮食起居,以致体内正气受损而发生疾病。饮食是人日常生活中多不可缺少的,人体生命的持续有赖于饮食的供给。池晓玲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说到,饮食不适宜,养料不够,暴饮暴食,饮食不洁等,都可以使人的正气受到损伤而发生疾病,生活起居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生活起居处理得不恰当,如作息时间不规律,生活环境不卫生,冷热无度,过于依赖或操劳,房事不节等,就会损伤人体的正气,使人容易发生疾病。
另外,养肝还要注意调节情志,慎防情志致病
其实,人体正气的损伤,除了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原因之外,精神情志方面的失调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精神上过多的刺激或者长时间的抑郁,或者其他方面的异常,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的进行,使人体正气受损,中医认为,一个人如果太高兴了可能会伤及心脉,“乐极生悲”;而“怒发冲冠”者则可能伤及肺脏;过于恐慌则会伤及肾而出现“屁滚尿流”,难以自控。正因为情志上的异常可以使人体正气受到损伤而发生疾病,所以我们在摄生预防上必须要注意保持人体精神上的恬静和愉悦,也就是说要心胸开阔,乐观,控制私欲,不妄想,这样就可以减少人体的正气的损伤而不至于出现疾病。
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实践均证明,肝病患者所表现的抑郁、焦躁、紧张、恐惧、疑虑等心态,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疾病向不利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因此,对于肝病,我们既要从“战略”上重视它,又要从“战术”上藐视它。所谓重视,就是要积极配合医生,合理用药,合理锻炼,注意饮食,适当休息,注意消毒隔离,因为有传染性的患者,如果不注意消毒隔离,就会很容易将他人传染,必要时还需要住院治疗。所谓藐视,就是不要被疾病吓倒,不要悲观失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要有长时间作战的思想准备,积极锻炼,变被动吃药为主动出击,尤其是在疾病有所波动或反复时,不要慌张,要使自己始终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有利于调动自身的免疫功能,是病情向好的方向转化。俗话说:“多愁善病,越愁越病”。中医理论更是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专家介绍:
池晓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樊正伦、王文远、胡源民先生等中国著名的中医大医。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肝病专科学术带头人及项目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常务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
擅长应用多维立体系列疗法治疗肝胆系统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胆囊炎、胆石症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中毒性肝病诊断方法9400
- 02.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12583
- 03.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脂肪肝12782
- 04. 澄清肝炎传染误区7299
- 05. 治疗肝腹水的专科医院哪家好?11430
- 06. 阿德福韦耐药怎么办 有什么特点?8457
热门阅读
- 01. 多发肝囊肿的相关病理
- 02. 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胃
- 03. 酒精肝患者全身乏力怎么治疗
-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
- 05. 抓住乙肝抗病毒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期
- 06. 患有肝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原则
- 07. 肝炎燎原之势来袭 如何逃离肝炎这张“蜘蛛网”
- 08. 乙肝携带者应做到“六不要”
- 09. 儿童甲肝的预防调理
- 10. 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性会导致酒精肝的发生?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足球大小包虫囊手术成功取出 华侨医院治愈罕见肝包虫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为一例25岁肝包虫病患者做了包虫囊切除手术,干净完整地取出左右肝叶两个包虫囊,大小分别为16X20cm和8X7cm,称得棘球蚴重达2.1斤,是南方地区罕见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