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阳”携带者,有什么不同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小三阳”携带者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之中最大的群体,我国当前约有1亿以上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其中大概三分之二是“小三阳”携带者。因为没有症状,极大多数人对“小三阳”携带不当一回事,从来不检查,个别人发生了严重的慢性肝病;许多携带者很警惕,有许多疑惑。下面我系统的介绍这方面的问题:
“小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带都是一样的吗?
所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过长期定期检查才能正确鉴别肝炎;不定期检查肝功有时升高或波动可能漏掉,会把“小三阳”慢性肝炎误诊为慢性携带。
慢性病毒携带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区别是长期血清转氨酶正常。“大三阳”感染者这种区别很容易,携带者是健康人;“小三阳”感染却不是这样简单,可以有不同的情况:
1、血清中还能检出少量病毒的慢性携带:血清转氨酶定期检查都正常,病毒每次检查都在很低水平,或者有时检出、有时检不出。
2、多次检查HBV DNA在检测限(每毫升血清1000拷贝)以下的慢性携带:连续定期检查多年,一直很稳定。
3、“大三阳”或“小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的非活动性携带:治疗后肝功能正常、HBV DNA<1000拷贝。
国外有些文献将“小三阳”的慢性携带,统称为“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应该是有差别的。
血清病毒长期阴性的“小三阳”,病毒已经不复制了吗?
血清病毒长期阴性的“小三阳”,一般都说“病毒不复制了”,这是对一般人说的普及的话。其实表面抗原阳性,肝细胞内就有乙肝病毒的老祖宗(HBV cccDNA)存在,只要有cccDNA存在,乙肝病毒必定有复制。复制水平较高就能够检查出来,复制水平很低用一般方法就检查不出来。
即使表面抗原转阴了,乙肝病毒就不复制了吗?让我来举例说明吧!
急性乙型肝炎在发病的6个月以内,表面抗原、血清HBV DNA检不出,出现了一种或几种乙肝抗体,都说急性乙肝已经完全痊愈。但西方学者用最灵敏的方法,在几年内仍能在血清中检出微量的HBV DNA。我们仍然说急性乙肝已经完全痊愈,因为慢性化非常少见,几乎不会复发,因为急性乙肝恢复后人体的免疫功能非常强,完全能控制病毒复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慢性乙型肝炎经干扰素治疗,很少数表面抗原可以转换为表面抗体,我们门诊已经累计不少,其中超过10%的人表面抗原又逆转为阳性。有些人已经许多年都是表面抗体稳定阳性,但在用皮质激素、肾移植、肿瘤化疗之后乙型肝炎又复发了。
既然这样,网友们会明白:为什么核苷类药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了。
既然这样,慢性乙型肝炎难以彻底清除病毒,抗病毒治疗岂不很悲观?绝对的错误!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如果只是为了治疗肝炎,何必耗费这样大的精力和财力?
既然这样,岂不是表面抗原转阴没有意义了吗?非也!肝功能正常的E抗原转阴表示HBV DNA复制水平已经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出,病情控制不会进展,也很少会复发,是干扰素治疗的胜利;表面抗原稳定转阴表示病毒复制水平非常非常的低,几乎可以看做乙肝已经痊愈。
三种不同的“小三阳”携带,以后的发展相同吗?
上述三种“小三阳”携带因为感染免疫状态不同,以后的发展也不相同。
没有发生过肝炎的“大三阳”慢性携带,大约4~5年病毒可以降低1次方,到3次方时就成为“小三阳”的慢性携带。
“小三阳”的慢性携带开始时还有很少量的病毒复制,大多数能逐渐清除;很少数可以、甚至多年后也有血清检出病毒的;更少数病情活动成为“小三阳”肝炎。
原来“大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E抗原转换后成为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大多数长期稳定;个别的病情再活动。
“小三阳”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也成为非活动性携带,原来干扰素治疗不充分、或核苷类药停药过早,多数将要复发,病情拖延可能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不要把“小三阳”肝炎错当作非活动性携带,因为“小三阳”肝炎可以病毒和转氨酶水平波动,不经常检查就可能漏掉。
“小三阳”慢性携带是终生的吗?
如上所说,慢性携带即使长期血清病毒检不出,肝内也还是有少量病毒复制,“小三阳”携带也还是要持续许多年,但不是西方学者所说是“终生感染”。
因为:①HBV-DNA长期阴性的“小三阳”携带者,肝内病毒已很少复制,但并非完全不复制,但是新生的肝细胞只有很少数再被传染,而且越来越少;已经感染病毒的肝细胞总有一天会衰老而被代谢掉;
②肝细胞绝大多数不生不死,只有万分之一的肝细胞进入新陈代谢,寿命不到2年。
所以: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决不是“终生感染”。
我早年曾在广州的老人院调查过几年,广东人慢性携带率18%;到60岁只有5%,绝大多数都是“小三阳”;大于80岁的老人携带我只见过少数几人;90岁以上的携带我至今未曾见过,而老人院中90岁以上的老人还是有一些。
“小三阳”慢性携带者要注意什么?
一、与“小三阳”肝炎明确鉴别。
二、禁酒。
三、如何保养?并无特定要求。
四、最最重要的是定期检查。
1、血清中还能检出少量病毒的慢性携带: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每年检查HBV DNA和B超、甲胎蛋白,40岁以上的要每6个月检查B超、甲胎蛋白。
2、多次检查HBV DNA在检测限(每毫升血清1000拷贝)以下的慢性携带:每年检查肝功能、HBV DNA和B超、甲胎蛋白。
3、非活动性携带:
如果是用干扰素治好的,原来是“大三阳”肝炎,第一年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没有复发,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就行了。原来是“小三阳”肝炎容易复发,要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
如果是用核苷类药治好的,HBV DNA检查不出、肝功能正常和转“小三阳”(或原来就是“小三阳”)不长时间就停药了,很容易复发,有时会是灾难性的病情“反弹”,需要每个月都查肝功能(宽裕的病友能检查HBV DNA更好);治好后延长治疗2~3年后才停药的,定期复查可每3个月一次。如果2~3年内没有复发,可以逐渐延长复查的间隔期。
所有非活动性携带者都需要每半年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北京、香港脂肪肝患病率30%追上欧美国家13133
- 02. 非诚勿扰女嘉宾杀人案是怎么回事?非诚勿扰王佳杀人事件始末8138
- 03. 怎样治疗慢性肝炎11151
- 04. 我和乙肝的亲密接触7559
- 05. 肝炎患者可以吃羊肉吗?9505
- 06. 酒精肝是怎么发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12379
热门阅读
- 01. 蜘蛛痣:肝硬化的标签
- 02. 脂肪肝 瘦人也难逃厄运
- 03. 乙肝小三阳肝区疼痛要少吃多餐
- 04. 旅行防止感染甲肝
- 05. 肝硬化饮食的原则有哪些?调节饮食结构有利病情恢复
- 06. 丙肝很可怕 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
- 07. 乙肝“小三阳”,三种情况要分清
- 08. 肝硬化可伴有贫血便秘 如何饮食来降低症状
- 09. 肝炎患者应该掌握“性爱准则”
- 10. 肝腹水患者的日常饮食原则
图片推荐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表现为白蛋白缺乏,肝硬化腹水的主因之一就是低蛋白血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也是肝病患者养肝,护肝最重要的营养素。在选用蛋白质上,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咨询:单位组织明天体检,结果我这两天正好感冒,不清楚感冒药会不会影响肝功能,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专家表示:一般来讲,检查肝功能前,是不主张应用任何药物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告猫儿腻多多
“治湿疹皮炎荨麻疹一朝除”、“不透析不换肾治愈肾病”、“痛风系列疗法填补医学空白”、“无痛流产妇科炎症肛肠疾病”……日前,记者登录某医药类网站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医疗小广告跃入眼帘,似曾相识,让人有看
你了解甲肝疫苗吗?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这种病主要是由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而传。 如果得了甲肝,刚开始病人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症状,继而出现皮肤和眼睛黄
第八届专修班圆满结束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主办,肝病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专修班”于2013年9月13日在肝病医院隆重举行。 中医杂志社社长贾守凯主持了
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和肝的解毒及其他功能
有的朋友不知道肝的位置在哪里,在此附肝的位置图一幅,方便大家了解,下面详细介绍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肝的功能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肝的位置 肝的位置在腹部的右上部,这是一个解剖学常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