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传播能否被阻断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7724次
据介绍,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约有3000万人,其中育龄妇女不在少数。有统计显示,我国因母婴传播所导致的慢性乙肝患者约占我国乙肝患者的1/2。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若不采取任何免疫预防措施,约90%可成为乙肝病毒感染者。
在产前、产时对孕产妇进行适当干预,同时在产后对新生儿进行免疫保护,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庄辉指出,对于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即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进行药物治疗,可正常生育。
而“大三阳”的病毒携带者,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或“小三阳”病毒携带者,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阳性,则说明携带者有明显传染性,也可能伴有肝细胞损伤,需要进行积极治疗。最好待携带者“双达标”,即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同时乙肝病毒DNA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准备生育。
庄辉强调,在乙肝病毒携带人群或感染人群分娩过程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随后在孩子1个月和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
采用上述联合免疫的方法,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可高达90%~95%。对于目前一些医疗机构采用的、针对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或抗病毒药物预防治疗的方法,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不予推荐。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饮食保健要注意什么8166
- 02. 黄疸型肝炎传染途径11295
- 03. 细说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12101
- 04. 肝病面容的病因9034
- 05. 治疗乙肝 切不可把肝脏当“实验田”11270
- 0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食疗方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