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肝吸虫病风险地图绘制成功 广东人感染这种肝病风险高
近日,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中国肝吸虫病高分辨率风险地图。相关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鉴别出肝吸虫病爆发的高风险省份,同时对于预测肝吸虫病也有一定意义。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中国当前关于肝吸虫病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收集了2000年至2016年间关于肝吸虫病的相关调查数据,随后研究人员还整理了每个调查报告中具体位置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信息,同时他们利用贝叶斯地理统计分析(Bayesian geostatistical analysis)确定了疾病感染风险和疾病预测子之间的关联,同时还预测了在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下中国所有地区中肝吸虫病的感染风险。
研究人员获得了来自中国633个特殊地点的肝吸虫病的调查数据,结果发现,肝吸虫病感染的流行从2005年开始增加,据估计在2010年有1480万人都感染了肝吸虫病,研究者指出,海拔高度、和最新淡水湖的距离以及土地覆被类型都和疾病感染风险有关,其中中国的广东、广西和黑龙江省中人群肝吸虫病的感染风险最高。
引发肝吸虫病的病原体是华支睾吸虫,该疾病的表现范围较广,会从无症状到引发肝脏疾病,甚至还会增加个体患胆管上皮癌的风险,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肝吸虫病)是一种摄入未煮熟的鱼类而被感染的热带疾病,这种疾病常常会被忽视,有超过85%的病例都集中在中国。
肝吸虫病的危害
肝吸虫卵是人体肠道寄生虫中最小的虫卵之一,虫卵形态略似电灯泡,虫卵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不断发育,孵出幼虫,幼虫遇到淡水螺类并被吞食后,则在螺体内发育成第二期幼虫即尾蚴,此时,尾蚴从螺体内逸出,不断地在水面上游动,如果遇到淡水鱼、虾,尾蚴则即附着鱼体并侵入鱼、虾组织,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即囊蚴。这时如果吃了含有肝吸虫囊蚴的小鱼、小虾,或生鱼片、没有煮熟的鱼、虾以及被肝吸虫囊蚴污染的其它食物等均可引起感染发病。
其危害性主要是患者的肝受损。虫体在胆道寄生时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的结果。病变主要在肝的次级胆管。感染初期病变并不明显。长时间重度感染后,胆管出现局限性扩张,管壁增厚。大量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引起胆管炎和胆管肝炎。慢性感染可有大量的结缔纤维组织增生,附近的肝实质可见明显萎缩。胆道分泌糖蛋白的增多,并附着于虫卵表面作为结石核心,起支架和粘附剂作用,促进胆红素钙的沉积,最后导致色素类结石(即肝内多发性结石)的出现。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5大病毒性肝炎如何区分?9748
- 02. 乙肝检查结果 专家教你如何看9422
- 03.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11349
- 04. 肝病医院专家将赴栾城义诊9428
- 05. 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8993
- 06. 防治丙型肝炎的关键:“三早”8889
热门阅读
- 01. 别让自己走进脂肪肝!
- 02. 主要的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 03. 肝病患者切勿熬夜守岁 节假日期间充足睡眠很重要
- 04. 肝腹水患者的好粥之道
- 05. 干细胞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 06. 小三阳的四个治疗措施
- 07. 酒精肝会传染吗?
- 08. 脂肪肝患者适度吃肉有好处
- 09. 脂肪肝易诱发恶性肝病 抵制5大美食防治脂肪肝
- 10. 乙肝治疗的四座迷宫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每一个女性的心愿,而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乙肝孕妇选择哪种分娩方式较为安全?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
跟踪“乙肝歧视”第一案:“乙肝”携带者的难题
张先著肩负着众多“战友”的希望。 周伟的法律援助,使他得到了众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尊敬和感激。不必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必看到他们的面孔,“肝胆相照”网站的网友们形成坚固的联盟,为维护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
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
众所周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人都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孕妇接种乙肝疫苗对胎儿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导致小便发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病理上导致的,有的是因为生理上导致的,具体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1.水喝少了引起的尿黄,尿液浅黄是因为尿
部分白领运动太盲目 拼命减肥竟减出脂肪肝
健身已成为沪上白领的生活方式,五成白领每周锻练,与此同时太随意或太过度也成为白领运动最突出问题。目前,仁济医院正与上海体育大学合作,酝酿推出体适能测试和运动管理项目,为白领运动体检。 两成白领盲目运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因乙肝治疗、护理不当,是可以向肝硬化转化的,故在临床“乙肝转肝硬化如何确诊”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呢?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专家表示:乙肝转肝硬化,大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