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打免疫球蛋白尚存争议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9091次
如今有的医疗机构给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避免母亲体内的乙肝病毒感染胎儿。对此专家提醒,给孕妇注射免疫球蛋白防范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目前还有争议,而且未必有效,孕妇要谨慎使用。
为避免孩子被乙肝病毒感染,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每个月接受一次注射免疫球蛋白。专家说,原则上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女性是可以怀孕的,不过要通过给新生儿使用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但在怀孕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做法还存在争议。研究发现,注射了免疫球蛋白的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生下的新生儿体内并不能检测到乙肝抗体。
因此专家提醒,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考虑怀孕,最好先积极治疗,之后检测体内的病毒载量。如果病情处在高病毒载量阶段,则母婴传播几率比较大、阻断机会少,因此最好暂时不要怀孕。而且,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怀孕后第六个月一定要再到医院进行复查。
上一篇:乙肝病毒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下一篇:被动吸烟增加儿童患乙肝风险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经常会出现家族发病 怎么防乙肝传染给家人?13230
- 02. 日常接触传播乙肝吗?9578
- 03. 急性肝炎传染吗?7652
- 04. 乙肝疫苗也会接种失败 乙肝疫苗该怎么打?13106
- 05. 乙肝母婴免疫阻断9132
- 06. 怀孕前后打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吗?1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