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毒性药物易致药物性肝炎 盘点8大肝毒性药物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11783次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炎?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是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关键办法;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
一方面,医生要注意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凡属过敏体质者,药物的选用、剂量、给药途径等应倍加慎重;另一方面,患者一定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药前了解其毒副作用,就诊时应把肝功能受损的病情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减小药量、延长用药间歇期或者选用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越多,形成新的肝毒性物质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应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此外,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监测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坏的叠加和加强作用。
能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等。
2、抗菌药:抗生素类,如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类等。
3、降糖类药:优降糖、糖适平等。
4、内分泌用药:如口服避孕药、甲睾酮、蛋白同化激素、抗甲状腺药物等。
5、抗肿瘤药:如硫唑嘌呤、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
6、精神类疾病用药:如氯丙嗪、三氟拉嗪、安定、奋乃静等。
7、麻醉用药:氟烷、氯仿、甲氧氟烷等。
8、中草药类:黄药子、麻黄、苦楝(川楝子)、苍耳子、关木通、菊三七、鱼胆、青黛、雷公藤、小柴胡汤等。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中度脂肪肝会危及生命吗12630
- 02. 慢性肝炎吃哪些食物好7963
- 03. 脂肪肝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7489
- 04. 如何预防急性肝炎变成慢性肝炎10273
- 05. 肝纤维化肝痛10615
- 06. 肝纤维化的饮食有什么原则7174
热门阅读
- 01. 警惕时尚“惹”来肝炎传染
- 02. 治胖肝 心理+社会两手抓
- 03. 乙型肝炎该怎样预防呢?
- 04. 乙肝患者警惕这些肝硬化症状
- 05. 乱吃补药肝坏死
- 06. 酒精肝治疗方法关键在戒酒
- 07. 肝区痛检查项目?
- 08. 大三阳病人喝酒会出现哪些病发症
- 09. 丙肝早期症状如何辨别 丙肝更容易转变为肝癌
- 10. 高雄一女子为圆癌末父亲梦在病房举行婚礼
图片推荐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www红色一片是最近很火爆的一款免费在线看福利大片神器,各种精品优质高清影视资源任你看,让你看了就停不下来。在.www红色一片上你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武汉22岁大学生割肝救母 称“只要妈妈在什么都值得”
22岁的钱瑞搀着母亲朱春仙,走出武汉协和医院大门。过去的37天,母子俩一起度过了一场生死考验。来自儿子60%的健康肝脏,正在朱春仙体内重生。 用我的肝吧,我怕妈妈等不起 朱春仙今年52岁,家住武汉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乙肝病毒等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管理研讨班在华侨医院举行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临床筛查手段的普及,妊娠合并 TORCH 感染发生率有所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