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鱼生当心感染肝吸虫 淡水鱼成肝吸虫温床
肝吸虫是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的一种寄生虫,肝吸虫的危害极大,可引起肝脏的严重受损,导致各种感染症状的发生。广东肝吸虫发生率最高,究其原因,广东人爱吃鱼生,而鱼生成为肝吸虫最强的的传播媒介。
据各种不同来源的官方的非官方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爱吃鱼生的老广州人,肝吸虫病感染率高达20%,而新来的外地居民,感染比率则直线下降。肝吸虫病的全国高发区示意图上,广东赫然在列。肝吸虫对于人体危害巨大,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肝吸虫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研究表明:肝吸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很长。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瘦、肝脏肿大等;重度感染者,肝胆管内可寄生上千条虫子,充满或阻塞肝胆管及其分支,发生严重的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等。肝吸虫危害如此大,它是如何传播的?
鱼肉未被煮熟,囊蚴没有被杀死,进入人体后人就会被感染。囊蚴主要寄生在肝胆管内,可随着胆汁流入肠道,形成带有虫卵的粪便,如进入水体,即开始新一轮传播。
患者或者患病动物体内的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内,混于粪便中排出,进入水体,然后,虫卵被淡水螺吞入消化道,孵出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经过发育和繁殖,形成尾蚴。
成熟的尾蚴从淡水螺的螺尾逃出,在水体中自由游动,遇到鱼类或虾类,则钻入其中,此后在适合的部位如鳞、皮、肉、腮等处形成囊蚴,逐渐扩散到血液和肌肉组织。
预防肝吸虫三管齐下
目前淡水养殖鱼类生长的环境越来越差,大量不规范、不卫生的养殖习惯屡见不鲜,“水厕”+鱼塘的养殖模式仍未被彻底消灭。
在不少淡水鱼养殖场,为节省养殖费用,厕所直接建在水塘边,俗称“水厕”。发酵后的粪便直接入塘,滋生浮游生物,作为鱼类的肥料。乡人的观念是塘越肥鱼越肥,人畜的粪便喂鱼,鱼养大再供人吃,谁知这一多年来的习俗,却成了一大卫生安全隐患。在肝吸虫病高发区,肝吸虫虫卵经人类粪便排出,经水乡人在传统的鱼塘水厕直排,肝吸虫卵由此寄生于塘虾、螺体,塘鱼吃虾螺后转寄生于鱼肉体内,人吃鱼后又感染肝吸虫。
1、制传染源。目前,广东省的肝吸虫主要依靠饮食传播。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淡水鱼类的养殖条件很差,不少地区“水厕”仍然处处可见。因此,控制公共卫生、科学养殖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断传播途径。专家建议:尽量改吃熟食,鱼生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未知风险。加热不仅能杀死肝吸虫,同样能杀灭病菌,去除其他种类的寄生虫,最大限度保护市民的饮食安全。
3、易感群体。爱吃鱼生的市民是肝吸虫病的高发人群。高志良主任建议:爱吃鱼生的市民,最好都能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目前,肝吸虫的检测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发现阳性,有吡喹酮等特效药物,且没有抗药性,疗效显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专家建议,预防肝吸虫一定要避免进食生肉,尤其对于爱吃鱼生的人群,一定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肝吸虫。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病前期症状是什么8286
- 02. “小三阳”携带者,有什么不同吗8979
- 03. 药品夸大宣传 乙肝患者要留个心眼儿7731
- 04. 肝炎患者需禁哪些食物11384
- 05. 生活中如何注意肝纤维化的护理12192
- 06. 转氨酶高不都是肝炎10588
热门阅读
- 01. 肝炎患者饮食不当会伤肝
- 02. 转氨酶高需要吃降酶药吗?
- 03. 春季肝火旺的良方!
- 04. 脂肪肝患者要怎么注意自己的营养问题
- 05. 酒精肝的7大症状 治疗要走“三步曲”
- 06. 不容忽视的脂肪肝
- 07. 乙肝治疗:防耐药,省成本
- 08. 乙肝抗病毒,何时是个头?
- 09. 秋季如何预防肝病复发?预防肝病复发的保健关键
- 10. 乙肝病毒耐药 预防胜于治疗
图片推荐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肝功能检查虽是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较多,但很多人还是不很清楚“为何要检查肝功能”,那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呢?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专家表示:肝功能检查目的主要是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分大三阳和小三阳两个阶段,提起大三阳,人们都会感到恐慌,认为大三阳传染性很强,要比小三阳严重,因此治疗以大三阳为主,而对于小三阳却不是很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乙肝小
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网友咨询: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我老婆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生了,现在我母亲在照顾她,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她的转氨酶有些偏高,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胎儿啊?很替她担心,所以我想请问专家,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关于甲肝疫苗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甲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疾病和感染中占首位,平均每年24万人罹患甲肝。而预防甲肝发生和流行的惟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推荐甲肝易感人群应接种
乙肝抗体会自然产生吗?
河北石家庄铁道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打来电话咨询:学校组织打乙肝疫苗,但经过筛查检查后,我被告知体内已有乙肝抗体,不需要在打乙肝疫苗,我很纳闷乙肝抗体不都是打过乙肝疫苗后才会产生吗,为什么我没有打过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过乙肝,每年约有百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症,在中国,乙肝病毒患者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预防乙肝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染?
21岁女孩生双胞胎后因脂肪肝死亡!
昨日,21岁妈妈生双胞胎后离世,捐献器官救4人的新闻在微博上广为传播。新闻上称,该妈妈是一位90后,在怀孕34周的时候被查出有脂肪肝,担心治疗肝炎的药物对胎儿不利,最后决定先剖腹再进行治疗。但最后女孩
精壮小伙得了戊肝 医生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健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型肝炎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