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预防 → 乙肝如何跨越人生5个“坎” 阻断乙肝传播有5点举报

乙肝如何跨越人生5个“坎” 阻断乙肝传播有5点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9033次

肝病是困扰我国公众健康的第二大疾病,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肝不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而且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乙肝病毒携带者也难逃一劫。乙肝病毒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5大方面,这5个负面影响就如人生的“绊脚石”一般,牵绊着乙肝病毒携带者前进的道路,面对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如何度过人生的这5个“坎”呢?

求学

乙肝幼儿虽然对幼儿园游戏生活充满向往,却只能在家和小人书、玩具熊一起玩。他们的年纪尚不能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这几字的意思,但也能从离群索居的生活猜出几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不同。从出生起,他们体内就携带乙肝病毒,于是被压上了“乙肝囊网”这个沉重的称呼。

调查发现,清远城区近10家幼儿园中,所有的园长在听说孩子是“乙肝囊网”时清一色地回答道:不能接收,哪怕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城区育×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表示,入读幼儿园之前,小朋友们都必须出示医院的“健康证明”,上面有对儿童身高、体重、听力、血液、肝功能等方面的详细体检结果。“只有体检合格后,我们才能接收。”工作人员说,如果查出某些疾病具有传染性或不适合集体生活,幼儿园一般会私底下劝退家长。她解释这也是幼儿园为了多数孩子的健康状况着想,不能接收患有疾病的孩子入园。

许多幼儿园一致表示:乙肝囊网不得入园。三角市场某家幼儿园园长还指出,不仅乙肝囊网不能进入幼儿园,每年还要对幼儿园的老师和煮饭阿姨进行体检,如果发现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就会直接被辞退。城区一家公立幼儿园园长道出了幼儿园的无奈:不能接收这些乙肝囊网的最大原因是怕遭到其他小朋友家长的强烈反对。该园长说,在幼儿园小孩子们接触非常密切,吃喝拉撒睡全在一起,因此家长们担心会被传染也很正常。《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任何孩子都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法律没有强制规定必须收下孩子,幼儿园有自主权选择不接收孩子。因此“乙肝囊网”进不了幼儿园的大门,乙肝家长们也无可奈何。

事实上,家长们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传染,这一点确实是乙肝囊网遭拒最主要的原因。很多家长们都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的孩子和“乙肝囊网”做朋友。

就业

其实,早在2007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出台《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指出用人单位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但是据了解,在每年入职的竞争中,总有一部分乙肝携带者被迫出局。一旦体检报告上出现了“乙肝阳性”结果,用人单位将毫不犹豫地将其淘汰。

据有关的调查显示,在随机抽样的2600名乙肝病毒携带者中,79%的人曾经遭遇就业歧视,包括除餐饮、幼教以外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乐意接收乙肝感染者,绝大多数乙肝感染者不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普遍选择保持沉默或掩饰病情。这些患者遭受的就业歧视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乙肝病毒本身所带来的危害。

目前,遇到的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将他们拒之门外,尽管有相应的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群体还是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几乎所有企业在新员工的体检项目中都要求检查乙肝,对于企业来说,新员工的挑选空间比较大,自然觉得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这样做不光是考虑到自身,更多是为消除企业其他员工的顾虑,而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恋爱

国内最大的健康网站公布《2009年中国乙肝歧视状况报告》。这份对六万名网友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乙肝歧视十分严重,仅有49.4%的健康网友表示没有歧视过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高达98%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致认为歧视存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有60122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非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0702人,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占82.2%,近七成为18岁至40岁人士,大专以上学历者占约61%。

超过90%的人表示自己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参与调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部分是通过入学和入职体检发现自己感染乙肝病毒的,占总投票数的50.5%。为躲避歧视,有27%的病毒携带者尝试过找人代替体检。认为“感染乙肝病毒对入学、求职的影响最大”的分别占受访者的12.8%、54.1%。其中13%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学时受到影响;24%的人因为乙肝失去工作机会,24%的人会与乙肝恋人分手,甚至有21%的人会因为对方患乙肝而离婚。

调查显示,在生活中遇到乙肝歧视的现象,65.9%的人会忍气吞声,被动接受;采取据理力争或者用法律来解释的态度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占18.4%和10.4%;而5.3%的人则会心存怨恨,伺机报复。

婚姻

据了解,“乙肝”引发多起离婚官司。今年以来,厦门各区法院陆续受理了多起因疾病引起的离婚官司。其中,除了乙肝外,还有因癌症和瘫痪等引发的离婚诉讼。而当事人的第一次离婚诉求,多数被法院驳回。

因缺乏乙肝科普知识,造成“乙肝歧视”,使许多“乙肝青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常常在结婚前隐瞒实情,其实这并非他们的本意。就因为他们隐瞒了实情,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人结婚前撕毁以前的病历或把病历藏起来;有的男性因害怕把乙肝传染给自己的妻子,而导致阳痿;有的妻子为了生出健康孩子而偷偷吃药、打针,有人甚至把药藏在娘家,每天偷偷地回娘家吃药……他们每天提心吊胆地生活,他们心中的苦闷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读懂。

打疫苗就可以预防乙肝,如此简单的事情让乙肝病毒携带者承受着无助和无奈。这难道是他们的错吗?虽然法院准予乙肝离婚不算是歧视,但这离婚的悲剧却是“乙肝歧视”造成的。一些厂家为推销自己的药物拼命宣传所谓“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和“乙肝、艾滋病、癌症三大顽症”的论调;一些单位和学校想方设法拒绝乙肝病毒感染者,体检机构为了迎合单位的需要甚至在体检中心安装摄像镜头,婚检医生过分强调乙肝的危害和传染性,法律法规把甲、乙型肝炎混为一谈,再加上媒体宣传“乙肝的传染性比艾滋病强100倍”,哪个老百姓听了会不害怕乙肝呢?哪个乙肝患者还敢承认自己是乙肝呢?乙肝离婚案必然会发生!

政府应该从法律法规上改进,取消一些混淆甲、乙型肝炎的法律法规;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既使慢性乙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又能杜绝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过度诊治;严格管理医药广告,打击虚假乙肝广告;建立对拒绝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单位、学校和幼儿园的惩罚制度。从这些法规和制度上使“乙肝歧视”没有立足之地。医生也要担负起宣传乙肝科普知识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体检和婚检医生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正确向单位和乙肝配偶解释乙肝的传染性。体检医生的任务应该明确,其任务是帮助患者发现疾病和及时治疗,而没有权力帮助单位把关,使一些能够工作的人失业;婚检医生的任务是指导优生优育,而没有权力阻止有病的人或病原携带者结婚、生育。

生育

乙型肝炎对妊娠的影响,国外有报道认为,乙肝时妊娠除早产率较高外,无其他影响;婴儿的存活率取决于分娩时胎儿的成熟程度,与母亲病情直接关系较小。国内有报道提示,如果妊娠期间出现肝炎的活动,可能会出现早期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妊娠晚期更易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本身并不会引起畸胎,也不引起先天性疾病,乙型肝炎病毒对妊娠的影响主要还是母婴传播

由于妊娠本身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乙肝患者决定怀孕前,必须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肝功能。

一般而言,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宜怀孕。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来说,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小三阳”、乙肝病毒DNA量低者),怀孕期间极少出现肝炎的活动,对胎儿的影响极微,母婴传播率低。非服药情况下,肝功能正常,即使病毒量(测乙肝病毒DNA定量)高者,妊娠期间也很少出现肝炎的活动,但母婴传播率高,在妊娠期间及分娩后做相关的预防措施,有可能阻断母婴传播。但是,对于肝炎活动期的慢性感染者甚至肝硬化的患者而言,她们必须在控制好肝炎活动的情况下,才能怀孕,以免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那么,怎么知道肝炎是否活动?肝功能是最重要的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往往提示肝炎在活动。具体如何判断,建议到综合医院的专科或专科医院咨询。慢性肝炎患者最好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肝炎活动静止时,再考虑怀孕比较安全。

妊娠对肝脏的负担,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加重,肝功能受损或加重的风险随之加大。所以,在整个妊娠期间,必须对孕妇的肝功能进行监测,一般每1~2个月检测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咨询专科医生。

阻断母婴传播,乙肝妈妈如何做?

1、注意休息和营养,特别是肝炎活动时更要强调卧床休息,多进食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鱼肉、鸡肉、瘦肉等,还有高维生素饮食,如蔬菜、水果等。

2、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特别是孕12周前,由于胎儿重要器官尚未发育成熟,不适当的用药易致胎儿受到损害。肝炎活动时,必须由医生来评估孕妇的肝脏情况,如果仅是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没有出现黄疸,可以在休息和营养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E、维生素C及肝泰乐等药物,使用五味子类的降酶药。用联苯双酯等要特别慎重,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更不要误信广告或游医的诱惑。如果反复恶心、呕吐(排除是早孕反应),或者出现黄疸甚至腹水,必须到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3、由于妊娠期患者对戊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高,中晚期妊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易发展为重症肝炎,病死率达10%~20%,同时,戊肝病毒感染可促使乙肝的活动,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孕期要注意预防戊肝病毒的感染。由于戊型肝炎病毒经口传播,特别是进食不洁、不熟的贝壳类海产品易于感染,所以应避免此类食品的摄入。

如何预防乙肝呢?

1、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2、切断唾液传播

在50%~8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乙肝携带者母亲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筛查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3、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4、远离易感染场所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文眉、修脚等均可传染HBV;一些不正规的医疗诊所,对于针剂、器皿、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亦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5、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尽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养成饭前便后、出入公共场所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更多乙肝的文章推荐:

使用试用化妆品当心感染乙肝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卸下“歧视”的沉重枷锁

乙肝普遍“重男轻女”与三个原因息息相关

标签:阻断  乙肝  如何  跨越  人生  传播  
图片推荐
    24岁女白领常加班熬夜 乙肝拖成肝癌晚期去世

    24岁女白领常加班熬夜 乙肝拖成肝癌晚期去世

    3月18日是第16个全国爱肝日。来自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我市近些年肝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好发于40多岁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5:1。  我曾经接诊过一名24岁女白领,她平时上班拼命,
    如何给肝脏排毒?

    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是机体解毒、代谢的器官,而我们平时饮食和生活不注意,就会给肝脏带来很多毒性的垃圾,因此经常给肝脏排排毒,对机体健康是有益的,那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排毒的方法有很多,合理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中
    肝病防治基金会 成立嘉义分会

    肝病防治基金会 成立嘉义分会

    肝病被喻为「本土病」,台湾平均每40分钟就有1人因肝病而过世,为此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今天成立嘉义分会,提供肝病筛检及防治。  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嘉义分会,今天在嘉义基督教医院新门诊大楼5楼成立,由嘉基
    究竟怎样看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究竟怎样看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我爱健康”先生引用了准确的资料,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分析。因他自己和姐姐是慢性乙肝携带者,所以非常关注这一问题,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曾经读过不少资料。非医学专业人士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十个人中七个会喝酒,酒虽然是社交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喝酒不宜过多。喝多容易醉,而且又伤身。下面详细去了解一下醉酒的危害。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据网站报道,奥多姆近日在飞机上喝酒呕吐,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山东公布非法疫苗被查封名单 含狂犬病乙肝疫苗

    山东公布非法疫苗被查封名单 含狂犬病乙肝疫苗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日公布了警方侦破的庞某等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涉及的疫苗名单,包括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3月20日,经对警方提供的查封疫苗品种清单进行核实,实有疫苗1
    丈夫发现妻子患乙肝后要离婚

    丈夫发现妻子患乙肝后要离婚

    最近,一对夫妻闹离婚,原因是丈夫通过妻子的体检单发现妻子有乙肝,而且一直隐瞒着自己。  王女士在体检中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丈夫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离婚。近日,顺义法院审理了此案。  李先生称,他和王女士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共餐、握手、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体液会传播乙肝病毒吗?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乙肝病毒,故乙肝病毒是血液病毒,在美国乙肝也是一种性病。  除此之外,“大三阳”慢性乙肝病毒携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