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红素临床意义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4
浏览:
8961次
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甲醇、咖啡因)的作用下,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IF-CC推荐目前总胆红素测定采用偶氮反应方法。
参考值:1.7~20μmol/L(0.1~1.2mg/dl)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
(2)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疽类型。血清总胆红素和以间接血清总胆红素增多为主的是溶血性黄疸,例如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血清总胆红素和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者是梗阻性黄疽,例如胆石症,尿胆原可呈间歇性减少或消失,如为肿瘤压迫所致,尿胆原可进行性减少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皆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等。
上一篇:肝功能检查铁蛋白高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胆囊壁毛糙是什么意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功能不好怎么办7853
- 02. 怀孕前需要检查乙肝五项吗?10071
- 03. DKK1蛋白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13215
- 04. 乙肝表面抗体越高抵抗力不一定越强11887
- 05. 转氨酶持续升高小心患上丙肝9187
- 06. 皮肤病变小心患乙肝 预防乙肝远离危险因素!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