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其他肝病慢性肝炎 → 血源性肝炎举报

血源性肝炎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451次

肝炎

肝炎即是肝脏细胞发炎。肝炎的成因有很多,由过滤性病毒引致的肝炎在本港较常见。其他较少见的成因包括酒精、药物、化学剂和遗传病等。

现今已鉴别出最少有六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型。甲型和戊型肝炎经由食物传染,而乙、丙、丁和庚型则由血液途径传染。由各类病毒引起之肝炎,一般病征相似。

流行情况

据估计,全球有三亿五千万人为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其中四分之三为亚洲人。

香港是乙型肝炎高度流行的区域,乙型肝炎带病毒率为 8-1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预防疫苗的面世,有数字显示带病毒者有下降的趋势。

丙型肝炎在香港较少见。曾经在八十年代前接受输血、血液制成品和共用针筒的瘾君子,感染丙型肝炎机会较高。

丁型肝炎,必须依靠乙型肝炎病毒来帮助繁殖,但是在香港尚属少见。就算在全球性的乙型肝炎带病毒者中,也只有少过 5%曾受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庚型肝炎是 1996 年初才发现的新肝炎病毒,由一种类似丙型肝炎的过滤性病毒所引致,暂时并没有可靠的测试方法。

传播途径
血源性肝炎病毒存在于带病毒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中,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并透过下列途径传播:-

母婴接触

  • 乙型肝炎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婴儿的机会可高达 70-90%,婴儿若在初生阶段受感染的话,90%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 丙型肝炎经母婴接触而传播的病例并不普遍。

性接触

  • 进行不安全性行为,包括口交、肛交、和阴道性交。

血液接触

  • 皮肤伤口,眼睛或口部的黏膜,意外地接触到带病毒者的血液或分泌物。
  • 与带病毒者共用个人物品,如牙刷、剃刀、梳子或指甲钳。
  • 与带病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器具如注射器,穿耳、针灸或纹身所用的仪器。
  • 输入带病毒的血液产品。

病征和后果

大部份受感染者是没有病状的。病征在潜伏期后才呈现。每种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如乙型肝炎是六星期至六个月,丙型肝炎是二至二十六个星期。病征可能并不明显,感染者可能有疲倦、食欲不振、作闷、肌肉痛及腹部不适,亦可能出现黄疸病,患者的皮肤和眼白会变黄,小便呈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痕痒。患者的肝脏会受损,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病毒会刺激身体防御系统作出反应。如果人体产生足够的表面抗体,抗原便会逐渐消失,而获得免疫。

但如果人体不能产生足够乙型肝炎抗体时,病毒便会持续停留在人体血液及肝脏,而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约 5%-10% 感染乙型肝炎的成年人会成为带病毒者,而大部分(90%)受感染的婴儿都会成为带病毒者。

乙型肝炎会导致慢性肝炎,其中约有四分一感染者会演变成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若同时带丁型肝炎病毒便会加速肝硬化的形成,肝癌是香港的第二大癌症杀手,仅次于肺癌。

丙型肝炎感染者大概有一半会完全复原,身体内的丙型肝炎病毒消失,但抗体会维持数月。可是丙型肝炎的抗体并无保护作用,因此可能会再受感染。庚型肝炎会否导致慢性肝病或肝癌,现在仍有待研究。

预防方法

采取安全措施

  • 不要与人共用剃刀、牙刷、指甲钳等在使用时容易令皮肤受损的器具。
  • 小心清洁伤口及包扎妥当。
  • 处理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或用具时,应戴上胶手套。
  • 用漂白水消毒染有血液的物件。
  • 不要与人共用针筒、针咀注射毒品。
  • 如有性接触,应正确使用安全套。
  • 避免纹身、针灸、纹眉、穿耳、脱痣等手术。如有需要,尽量使用「用后即弃」的器具,或确保仪器彻底消毒。

主动免疫法

注射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疫苗,使身体产生抗体。一般经过三次疫苗注射后,大部分人(90-95%)都可以产生长期足够免疫能力,以后不再需要有加强注射。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亦可同时预防丁型肝炎。至于丙型及庚型肝炎,目前仍未有预防的疫苗。

被动免疫法

注射乙型肝炎丙种球蛋白,可提供三至六个月短暂的保护作用。

标签:肝炎  
图片推荐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通常,我们会认为肥胖者易患脂肪肝。然而,国际肝病大会上公布的一则研究表示,相比体重,从腰围更能准确推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肝病。腰部脂肪堆积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因其发病主要与感染乙肝病毒有关,故乙肝的传播途径亦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一致,那具体传播途径有哪些?乙肝通过什么传播呢?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专家表示:
    清明养肝多吃“黑”!

    清明养肝多吃“黑”!

    转眼清明节快到了,中医认为,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很多人肝火旺,就会导致脾胃弱,常常出现失眠、易怒、腹胀、便秘等不适的症状。肝病医院专家建议:清明养肝多吃“黑”!这个时节可以多吃黑米、黑芝麻、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乙肝病毒具有嗜肝性,一旦深入肝脏组织核,就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乙肝病毒长期破坏肝脏组织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乙肝后肝硬化人群每年都在上升,因此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