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丙肝的性传播及母婴传播
丙肝的传播途径跟乙肝一样,也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预防丙肝比预防乙肝更加困难,因为丙肝没有疫苗。而且从丙肝的隐匿性上来说,丙肝的危险并不亚于乙肝。所幸的是,研究表明,丙肝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概率明显低于艾滋和丙肝。那么,该如何预防丙肝的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呢?
据统计,丙肝在夫妻间的感染率大约为10%,但是其感染因素并非性传播所致,而是夫妻间生活中的血液暴露所致,如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纹身等,这种血液暴露的情况也可以导致家庭其他成员感染丙肝,而在没有血液暴露的情况下丙肝在夫妻间的传播率很低。
美国的5项研究证实,在没有血液暴露的情况下,与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性生活,配偶间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平均为1.5%,估计单个配偶间的感染率为每年0~0.6%,性乱人群的感染率为每年1%。
大多数文献报道,丙肝的母婴传播率在2%~8%之间。有文献分析,若对所有检测出丙肝抗体阳性的孕妇,母婴传播率平均为1.7%;若对同时检测出HCVRNA阳性的孕妇,母婴传播率平均为4.3%~7.8%。
预防丙肝在家庭内部传播和性传播应注意,家庭成员不要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穿刺和纹身等用具应严格消毒,防止血液暴露感染丙肝病毒。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采用安全的性交方式,避免丙肝的性传播。40%~82%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达到痊愈。因此,治疗丙肝是预防丙肝在家庭内部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最好的方法。所以,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应该在生育前进行治疗,治好了再怀孕。
未治愈或已经怀孕的丙肝病毒感染母亲,应进行丙肝病毒复制指标HCVRNA的检查。如果为HCVRNA阳性,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尽量预防丙肝的母婴传播。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预防丙肝病毒的传播9085
- 02. 丙肝: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7355
- 03. 预防丙肝需过的几大关8830
- 04. 嗜酒的人易感染丙肝7300
- 05. 防丙肝,避开六大传播途径6712
- 06. 丙肝接吻会传染吗?9156
热门阅读
- 01. 常用肝功能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 02. 6种人群容易感染甲肝
- 03. 肝腹水四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 04. 炎夏季节应该如何预防甲肝传染?
- 05. 甲肝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儿童1周岁以上应打疫苗
- 06. 肝硬化最“偏爱”这八类人
- 07. 托幼机关中的肝炎病人应如何管理?
- 08. 家中贮药小常识:要三防四注意
- 09. 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合你吗?
- 10. 乙肝耐药后果会很严重吗
图片推荐
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二阳好么?
咨询:我是135阳的乙肝大三阳患者,经过一段系统治疗,复查时发现15阳,医生说是乙肝小二阳,对此很是疑惑,那乙肝大三阳转为小二阳好么? 专家就上述问题指出:小二阳就是我们常说的1、5阳,即第4项E抗
乙肝病毒 宝宝可以拒收的“礼物”
患者A:我前几年已被发现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正当我和男友准备结婚时,却发现男友也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男友是个很孝顺父母的人,而且他妈妈很想抱孙子。有一天,男友说我们在一起不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乙肝治疗如何选药?
乙肝治疗如何选药?慢性乙肝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有乙肝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的急病乱投医,因此,胡乱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因此而耽误了病情,那么乙肝治疗如何选药呢?我们来请
11岁女孩车祸离世 捐献一肝两肾拯救三人
菡萏飘香十一年,此际袅袅羽化仙。师生共祈福如海,白衣同歌德满天。亲朋含悲泪如雨,大地无声只为涵。明灯一盏为君照,星火万家已燎原。 5月14日晚上十点多,涵涵的哥哥小陈给钱江晚报记者发来这首诗,是叔父
日本一乙肝病毒检测试剂盒临床数据造假
2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对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受理号:进15-1542)注册申请不予注册,并在一年之内不予再次受理该注
小伙6个月突发肝癌 怪自己吃了这些做的早餐
不久前,一则《小伙6个月内突发肝癌,罪魁祸首是早餐经常吃这些!》的消息在朋友圈中被大量网友转发:一名不到30岁的小伙突发肝癌,在排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后,平时身体无恙的小伙对为何患上肝癌始终百思不解,直到
怎样预防乙肝患者出现肝纤维化?
怎样预防乙肝患者出现肝纤维化?慢性肝纤维化是肝脏实质性发生病变的一种过程,对于身体和危害很大,如果不能及时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积极的治疗,这让人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严重的恶化,那么应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