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喝什么茶养肝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6974次
春天喝什么茶养肝
春一月(早春)——少食寒饮茶宜花茶
春天喝什么茶养肝?此时宜饮花茶。早春冰雪初融,冰雪融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温仍然比较低,所以还有寒气袭人的感觉。春寒料峭仍是初春气候的写照。在这个季节,人体体内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能量储存也是一年中的最低点。此时应少吃性寒食物,适当饮花茶。
春二月(仲春)——饮花茶食山野菜
此时天气因冷、热空气往返交汇,雨水较多,时阴时晴,时雨时风,在此季节,人们常难以及时适应气候变化,易外感风邪温邪,而患感冒或风温症;亦易外感湿邪而致胸闷不畅,困倦乏力,或患皮肤疾病。春天喝什么茶养肝?此时仍宜饮花茶。
春三月(晚春)——春食“凉”饮茶宜绿茶
春天喝什么茶养肝?春晚绿茶迎初夏,《本草纲目》记载:“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利小便,去疾热”。肝病热重或湿热并重以热为主者可用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实验证明,绿茶中除含有茶多酚、咖啡因、茶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并含有钙、锌、硒、铁、磷、锰等多种无机盐。其中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锌能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并激活酶的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杀菌作用;硒能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加速人体新陈代谢等。绿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可明显减轻肝脏损伤,保护肝脏。
以上就是有关春天喝什么茶养肝的介绍,最后,肝病医院专家温馨提示,绿茶略偏寒性,所以在饮用时要注意酌量,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可过量饮用,以免伤及脾胃。
上一篇:中医教你按摩泻肝火
下一篇:小儿也要防脂肪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有些人为什么会容易患上肝病?警惕不良习惯引发肝病10190
- 02. 老年性肝炎又哪些特点8705
- 03. 慢性肝炎疾病的西药治疗方法11132
- 04. 导致慢性肝炎疾病复发的因素有哪些8256
- 05. 乙肝小三阳肝炎和小三阳携带者8427
- 06. 慢性肝炎复发的6大因素 如何防止复发?12304
热门阅读
- 01. 警惕时尚“惹”来肝炎传染
- 02. 治胖肝 心理+社会两手抓
- 03. 乙型肝炎该怎样预防呢?
- 04. 乙肝患者警惕这些肝硬化症状
- 05. 乱吃补药肝坏死
- 06. 酒精肝治疗方法关键在戒酒
- 07. 肝区痛检查项目?
- 08. 大三阳病人喝酒会出现哪些病发症
- 09. 丙肝早期症状如何辨别 丙肝更容易转变为肝癌
- 10. 高雄一女子为圆癌末父亲梦在病房举行婚礼
图片推荐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www红色一片是最近很火爆的一款免费在线看福利大片神器,各种精品优质高清影视资源任你看,让你看了就停不下来。在.www红色一片上你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武汉22岁大学生割肝救母 称“只要妈妈在什么都值得”
22岁的钱瑞搀着母亲朱春仙,走出武汉协和医院大门。过去的37天,母子俩一起度过了一场生死考验。来自儿子60%的健康肝脏,正在朱春仙体内重生。 用我的肝吧,我怕妈妈等不起 朱春仙今年52岁,家住武汉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乙肝病毒等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管理研讨班在华侨医院举行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临床筛查手段的普及,妊娠合并 TORCH 感染发生率有所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