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丙肝病毒的“来头”
丙肝病毒来自于那些急、慢性和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即使患者血液中已产生丙肝的抗体时,仍然具有传染性。那么,丙肝病毒究竟是什么“来头”呢?据赵平大夫介绍,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
血液传播 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有:(1)经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如血浆、血蛋白、凝血因子、球蛋白、成分血制品等)传播。患者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丙肝病毒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等器官,侵入组织细胞复制后代,然后兴风作浪。(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肝病毒传播的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暴露的重要途径。另外,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特别是未经过严格消毒的理发用具,以及文身、文眉、文眼线、美容、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病毒潜在的经血液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 母亲感染丙肝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母婴血液交换、分娩过程、亲密接触等方式入侵婴儿,但是一般不能通过哺乳进行传播。
性行为传播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有性生活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艾滋病感染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丙肝病毒在男性同性恋者中的传播率可达20%~50%,在异性恋者中的传播为12%~21%。因此,性乱是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
器官移植 肝、肾等脏器移植患者当中,发生丙型肝炎和死于丙型肝炎者均较高。而日常生活的接触,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互相传递文件、交谈、共用办公用品等,以及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有些人认为丙肝病毒会经空气传染,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简要分析丙肝是什么9957
- 02. 丙肝是怎么传播的呢?8608
- 03. 丙肝的易感人群有哪些?7072
- 04. 我们对丙肝的认识8518
- 05. 丙肝筛查应列入体检7025
- 06. 血常规化验单常识9633
热门阅读
- 01. 警惕时尚“惹”来肝炎传染
- 02. 治胖肝 心理+社会两手抓
- 03. 乙型肝炎该怎样预防呢?
- 04. 乙肝患者警惕这些肝硬化症状
- 05. 乱吃补药肝坏死
- 06. 酒精肝治疗方法关键在戒酒
- 07. 肝区痛检查项目?
- 08. 大三阳病人喝酒会出现哪些病发症
- 09. 丙肝早期症状如何辨别 丙肝更容易转变为肝癌
- 10. 高雄一女子为圆癌末父亲梦在病房举行婚礼
图片推荐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
.www红色一片在线观看视频,.www红色集片免费观看完整版私人影院。www红色一片是最近很火爆的一款免费在线看福利大片神器,各种精品优质高清影视资源任你看,让你看了就停不下来。在.www红色一片上你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武汉22岁大学生割肝救母 称“只要妈妈在什么都值得”
22岁的钱瑞搀着母亲朱春仙,走出武汉协和医院大门。过去的37天,母子俩一起度过了一场生死考验。来自儿子60%的健康肝脏,正在朱春仙体内重生。 用我的肝吧,我怕妈妈等不起 朱春仙今年52岁,家住武汉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乙肝病毒等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管理研讨班在华侨医院举行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临床筛查手段的普及,妊娠合并 TORCH 感染发生率有所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