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招让乙肝远离肝癌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和血制品、破损皮肤和黏膜传播。在我国,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此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手术、静脉吸毒、不洁性行为等,也都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达60%左右,HBsAg阳性率约为10-15%。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40以上的患者必须做肝功能和B超,不能随随便便开药治疗,要看患者的肝脏是否有纤维化,是否形成了肝硬化,病情发展到什么情况,虽然表面看是肝功正常,可能肝脏的病理以经隐匿性发展的很严重,所以必须诊断情处,对症、对病用药,才有可能阻断病情的恶化,让患者走向健康的道路。
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希望和大家共同分享:首先在集体生活中,要注意一些传染病尤其乙肝的预防,孩子们要注意不与他人共用剃刀、餐具、牙刷等,注意个人卫生。 肝病专家向大家介绍,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的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安全。
肝的致命伤原因如下:
1.晚睡晚起为最大致命伤。
2.早上不排便。
3.暴饮暴食。
4.不吃早餐 → 透支体力而不自知。
5.服用药物过度。
6.防腐剂、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酱)。
7.不当的油脂(如:沙拉油为不稳定油), 烹调尽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 如:橄榄油。 疲倦时不吃油炸物,若要吃趁精神好时吃。
8.不生食(完全熟食)亦不利肝。青菜生吃或煮叁分或五分熟, 炒过的青菜当天吃完,不要隔夜吃。
9.错误的价值观,只追求卓越,欠缺和平、博爱。
10.急躁。
要做到,完全不需花钱,只要注意起居与饮食习惯的调整。食疗加上时疗,让身体在正确的时间内主动进行吸收与排毒的动作。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不明原因消瘦警惕肝癌8981
- 02. 警惕肝癌莫让早期变晚期8248
- 03. 哪些行为会导致乙肝转变为肝癌?9030
- 04. 吃霉变食物警惕黄曲霉毒素致肝癌7484
- 05. 预防肝癌要忌吃两类食物9427
- 06. 防癌先要防“癌前病变”9006
热门阅读
- 01. 父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婴儿吗?
- 02. 对于脂肪肝你了解多少 脂肪肝变肝癌只需几步
- 03. 夏季养肝茶
- 04. 2011,我们身边的中医人
- 05. 晚期肝癌患者的临终关怀
- 06.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
- 07. 治疗乙肝没有特效药!
- 08. 花生豆浆可降血脂 预防脂肪肝
- 09. 儿童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有哪些不良反应
- 10. 甲肝病毒(HAV)感染率与过敏的相关性
图片推荐

22岁年轻姑娘患亚急性肝衰竭
4月17日,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26岁小伙王亚军向记者求助,他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一起挽救其年仅22岁老婆的生命。他向记者讲到:我和老婆,从2014年9月8号,也就是阴历8月15,到今天2016年4月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和肝衰竭病人有效
2012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中科院吴祖泽院士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学习《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暂行)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侯金林教授和彭劼副教授主持,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杨旭主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副教授、陈金军副教授、孙剑副教

多发性肝囊肿该怎么治疗
肝囊肿是常见的一种肝脏的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是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的,因此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检查防止病变即可。但有四种肝囊肿是必须进行治疗的,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囊肿扭转者 指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B超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意义?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B超能正确检查哪些病变呢? B超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处于什么位置? B超已经非常普及,因其简

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咨询:学校体检,儿子被查出转氨酶异常,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伴肝功异常,很是担心,那会不会影响学业?儿子在读高三,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卫生部已经出台:在体检项目上只允许查转氨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