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记忆:攻克甲肝 制服横行肆虐的“黄色瘟神”
“我已经预料到甲肝会大规模暴发,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毛江森的叙述里,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
1987年12月,上海暴发了一场由带毒毛蚶引起的甲肝大流行;1988年春,这一疾病迅速蔓延到邻近的浙江、江苏等地。浙江的急性黄疸病人剧增,成为第一传染病,发病率最高达到4%。
同年7月,由毛江森领导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甲肝疫苗研制攻关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并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成果。
从1992年开始,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全国大规模使用,是迄今副反应最小的病毒性活疫苗,中国严重的甲肝流行得到了控制,黄疸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亲历者说
曾经谈毛蚶色变
一旦感染甲肝后,必须隔离治疗,少则21天,完全康复需半年,还会造成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浙江省20余万人感染了甲肝病毒,急性黄疸肝炎发病率剧增。各医院紧急动员,临时增加肝炎病床,但仍有许多本该住院隔离的病人无院可住,被迫留在家中。
人们的工作、生活全被打乱了,很多人把预防肝炎的中药汤当开水喝,醋和大蒜脱销,酒店饭馆生意清淡,公共浴室关闭,个体饮食户歇业,“发病规模和严重程度,远远大于后来的非典。”
“元凶就是毛蚶。浙江沿海的滩涂上,毛蚶到处都是,加上外地销售过来,很快就被大家当作美食了。开水泡一下,蘸上调料就生吃,是种很不好的习惯。”
毛江森说,当时近海污染严重,毛蚶体内富集甲肝病毒,这种食用方式,无法杀灭病毒,轻而易举地经口侵入消化道及肝脏,导致疾病。“原因找到后,人人谈毛蚶色变。”
1988年2月10日,杭城大街小巷贴满“严禁出售毛蚶”的通告,省、市卫生部门领导亲自挂帅,进行全市食品卫生大检查。随后,全省开始禁止毛蚶上市。
农民的疾苦促使研制疫苗
1978年,毛江森从下放的甘肃调到浙江省卫生实验院(现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去农村做了半年的疾病调查。
“当时我去杭州郊区的袁浦乡蹲点,这个乡的村子背靠钱塘江,门口是条小河,第一户人家得了甲肝,在河里清理粪便后,整条河都被污染了,河流经过的人家也全部感染,全乡无一人幸免。”
毛江森说,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家5口。“第一次踏进他家,发现全家都是甲肝病人,5个人挤在床上,目光呆滞,全身都是鸡蛋黄的那种颜色,吃喝拉撒无法自理,3个月里,一家人全靠大队轮流派人送饭,才熬下来。”
“那时农村的发病率比城市要高,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有时候看得都想落泪。”
1978年的调查,促使毛江森将甲肝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并全力投入到甲肝疫苗的探索中,这一研究,就是12年。4年用于分离研究病毒,4年用于培育疫苗,4年用于生产工艺研究。
探索从收集粪便入手
要研制疫苗,首先要把病毒拿到手。
“去哪找病毒呢?只能去病人的粪便里找,特别是未发病之前的粪便,病毒量最高。”道理很简单,找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会,听说哪里发现了甲肝病人,毛江森和助手小陈马上过去,一人发病,全家人的粪便都要收集,从发病前一直到发病后一星期。“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郊区农民家和医院收集黄疸肝炎患者的粪便,一小包一小包装到塑料袋里,再带回实验室研究,当时光收集的粪便,就装满了两只大冰箱。”
条件有限,毛江森和小陈只能坐公交车去收集粪便,“大夏天的,带粪便上车,车上马上就有一股臭味,老百姓对我们怒目而视,我和小陈只能当作没看见。”
第一线曙光出现在1980年的春节。
“我们终于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证明有病毒,但杭州当时没有电子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病毒。我们在1980年的大年三十,赶到河北医学院,在他们的电子显微镜里观察甲肝病毒。年三十,和学生挤在食堂里吃一碗粉条,心里非常高兴;年初一就像捧宝一样,拿好病毒照片,挤火车赶回杭州。”
历经十二年研制终成功
之后就是没日没夜地加班,研制队伍也从最初的两人,壮大到了10多人。从1980年找到病毒,到1992年疫苗在全国大规模使用,研制过程历经12年。
1982年,甲肝病毒在试管里生长。
1984年,病毒改造成功。
1986年,实验证明病毒改造成功,毒素被确定已去除。
1986年夏天,经卫生部批准,进行第一批疫苗试验,对象是毛江森单位的12名员工。
“会不会发病?又能不能产生抵抗力?谁都不知道,虽然我心里比较坦然,觉得应该能成功,但试验的同事站在了我的面前,还是有点紧张。”
12名同事都是年轻健康的小伙子。第一个人进隔离病房之前,医生和各种急救药品全部待命,就怕出现意外。
“那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姓朱,他注射疫苗的时候,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液体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啊。注射完后,他躺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第一次试验,毛江森相当谨慎,只试验了两个人,观察了几周,确定平安无事,才进行第二批剩下10人的试验,接着是第三批,127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抗体产生了,肝功能也没有任何异常。到第四批,我们就扩大到了几万人。”
1988年—1992年,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研究完善,卫生部批准批量生产和使用。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寄语:“这一成果对预防甲肝非常有价值,希望早日贡献给社会和人民。”
甲肝活疫苗推向社会后,浙江沿海高发区的甲肝病人数量呈现大幅度下降,发病率降低了4/5。
例如,1980年以来,椒江市的甲肝发病居高不下,1991年—1994年,该市防疫部门组织对1岁—15岁人群进行甲肝活疫苗普种,12214名接种者无一例发病。
毛江森领导研制的甲肝活疫苗,是迄今副反应最小的病毒性活疫苗,抗体阳转率达93.5%,居国际前列。
●档案解密
我国是甲肝高发区,人群总感染率高达70%,30岁以上年龄人群感染率在90%以上。
甲肝活疫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最佳预防手段,只需一次注射即可获得持久保护。接种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高发地区、城乡接合部、农村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有甲肝发生时的外围人群及部队。
毛江森的甲肝活疫苗研究分为5个步骤:分离病毒、建立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摸清发病机理、找动物模型和在动物上试验、最后解决诊断和疫苗问题。这五道关卡,基本上是两年攻克一个,多数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疫苗于2005年经印度政府药管部门的严格评审和测试,包括人体接种试验,批准该疫苗在印度使用。迄今已有10余个国家批准使用,居中国疫苗出口的前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儿童接种甲肝疫苗注意哪些问题10032
- 02. 孕妇患甲肝对母婴有哪些影响?8390
- 03. 旅游路上有甲肝8499
- 04. 预防肝病 孕妇可打的常见疫苗7959
- 05. 甲型肝炎传染的三个因素 甲肝疫苗重点接种人群9327
- 06. 甲肝预防3措施7348
热门阅读
- 01. 脂肪肝该怎么治疗才好 五个症状要提防脂肪肝
- 02. 3点有效阻断甲肝传播 甲肝患者切记5点防复发
- 03. 中医教你防范肝癌
- 04. 必看!8种保肝药物大比拼
- 05. 怀孕前肝功异常就不能怀孕吗?乙肝准父母们的“必修课程”
- 06. 体检中发现乙肝该怎么办?
- 07. 酒精肝为什么会致死
- 08. 脂肪肝日常保健要点
- 09. 肝癌复发后应该如何治疗?
- 10. 经常外出及爱好旅游的人士应提防甲肝
图片推荐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

导致丙肝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且容易慢性化,相较于乙肝而言,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因此,丙肝患者应重视病情,积极进行治疗。但临床上很多丙肝患者都会出现久治不愈的情况。那么,导致丙肝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对

保姆患肝炎 雇主一家体检全“阳性”
小周夫妇的孩子出生后,雇了一名保姆,平时与他们同吃同住。近日,小周一家人去体检,发现三人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第五项均呈阳性。他们回家问保姆,才知对方患有乙肝。一家人气愤地找到家政公司大闹。医生表示,小周一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咨询:学校体检,儿子被查出转氨酶异常,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伴肝功异常,很是担心,那会不会影响学业?儿子在读高三,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卫生部已经出台:在体检项目上只允许查转氨酶指标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11月25日,安徽省卫生厅接亳州市卫生局报告,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此前数天,涡阳县疫情值班人员在网报信息系统发现,丹城镇老天村丙肝病例发病超过往年水平,随即进行上报

今年高考体检不检乙肝检转氨酶
记者昨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高考体检时间已经敲定。城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10-13日;邗江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810日。据悉,今年高考体检项目与往年无异,仍取消乙肝五项等乙肝项目的检测,继续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