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甲肝甲肝病因病理 → 甲型肝炎病毒浅谈举报

甲型肝炎病毒浅谈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7720次

  1973年Feinslone 首先用免疫电镜技术在急性期患者的粪便中发现甲型肝炎病毒 (Hapatitis A virus,HAV ) 。属微小RNA病毒科,新型肠道病毒72型。人类感染HAV后,大多表现为亚临床或隐性感染,仅少数人表现为急性甲型肝炎。一般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亦无慢性携带者。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病毒呈球形,直径约为27nm。无囊膜。衣壳由60个壳微粒组成,呈20面体立体对称,有HAV的特异性抗原(HAVAg),每一壳微粒由4种不同的多肽即VP1、VP2、VP3和VP4所组成。

  在病毒的核心部位,为单股正链RNA。除决定病毒的遗传特性外,兼具信使RNA的功能,并有传染性。

  HAV的单股RNA,其长度相当于7400个核苷酸。在RNA的3′末端有多聚的腺苷序列,在5′末端以共价形式连接一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细小蛋白质,称病毒基因组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ic,VPG)。

  它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能使病毒核酸附着于宿主细胞的核蛋白体上进行病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二)病毒感染模型与培养

  黑猩猩和狨猴对HAV易感,且能传代,经口或静脉注射可使动物发生肝炎,并能在肝细胞冻中检出HAV。在潜伏期和急性期的早期,HAV可随粪便排出。恢复期血清中能检出HAV的相应抗体。

  1979年Provost 等首次成功地将已适应在狨猴传代的毒株培养于原狨猴肝细胞或恒河猴胚肾细胞FPhK6株中。我国学者也先后成功地使HAV在肝癌细胞株中增殖。病毒在组织培养细胞中虽可增殖。但不引起细胞病变,且增殖与细胞释放均甚缓慢。应用免疫荧光试验,可检出组织细胞中的HAV,亦可用放射免疫方法,自细胞溶解物中检出HAV。

  (三)抵抗力

  初步实验证明,HAV对乙醚、60℃加热1小时及pH3的作用均有相对的抵抗力(在4℃可存活数月)。但加热100℃5分钟呈用甲醛溶液、氯等处理,可使之灭活。非离子型去垢剂不破坏病毒的传染性。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病毒常在患者转氨酸升高前的5~6天就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和粪便中。发病2~3周后,随着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液和粪便的传染性也逐渐消失。长期携带病毒者极罕见。

  HAV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如毛蚶等)、食具等的传播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也可通过输血或注射方式传播,但由于HAV在患者血液中持续时间远较乙型肝炎病毒为短,故此种传播方式较为少见。

  (二)致病机理与免疫

  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观察,甲型肝炎病毒多侵犯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临床表现多从发热、疲乏和食欲不震开始,继而出现肝肿大、压痛、肝功能损害,部份患者可出现黄疸。多数情况下,无黄疸病例发生率要比黄疸型高许多倍,但大流行时黄疸型比例增高。40岁上成人中,80%左右均有抗HAV抗体。HAV经粪一口途径侵入人体后,先在肠粘膜和局部淋巴结增殖,继而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最终侵入靶器官肝脏,在肝细胞内增殖。由于在组织培养细胞中增殖缓慢并不直接引起细胞损害,故推测其致病机理,除病毒的直接作用外,机体的免疫应答可能在引起肝组织损害上起一定的作用。现可应用狨猴作为实验感染模型以研究HAV的致病机理。动物经大剂型病毒感染后1周,肝组织呈轻度炎症反应和有小量的局灶性坏死现象。此时感染动物虽然肝功能异常,但病情稳定。可是在动物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的同时,动物病情反而转剧,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和门脉周围细胞坏死。由此推论早期的临床表现是HAV本身的致病作用,而随后发生的病理改变是一种免疫病理损害。

  在甲型肝炎的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都可产生抗HAV的lgM 和lgG抗体。前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出现,后者在恢复后期出现,并可维持多年,对同型病毒的再感染有免疫力。另外有活力的NK细胞,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D8+)在消灭病毒、控制HAV感染中亦很重要。

  三、微生物学诊断

  目前对甲型肝炎的微生物学检查,以HAV的抗原和抗体为主。应用的方法包括免疫电镜、补体结合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聚酶链反应、c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等。抗HAVLgM 具有出现早、短期达高峰与消失快的特点,故它测得是甲型肝炎新近感染的标志。抗 HAVLgG 的检测有助于流行病学检查。

  四、防治原则

  HAV的预防应搞好饮食卫生,保护水源,加强粪便管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应急预防甲型肝炎有一定效果。我国生产的甲肝活疫苗只注射一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基因工程疫苗研制亦已成功。

标签:肝炎  病毒  浅谈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