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腹疼痛或为肝硬化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939次
病例简介:
患者张女士今年54岁,生性乐观开朗的她却被上腹左侧的疼痛折磨了长达8年之久。8年来,因为疼痛的间歇周期较长,所以张女士并未太在意,也去住家附近医院检查过两次,但结果并无异样。一月前,张女士上腹左侧部位的疼痛连续两天发作,且没有缓解的迹象。被疼痛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她被家人紧急送往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经过检查后,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并肝炎后肝硬化所导致脾脏异常肿大并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为进一步治疗,张女士被转入南医三院普外科。普外科对由刘立新主任召集科内专家进行会诊,决定实施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手术在刘立新主任指挥协调下,由于晓园副主任医师主刀,通过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进而顺利完成。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专家提醒:
患者若发现自己上腹不明原因的疼痛,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否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据参与手术的专家介绍,脾脏切除会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一般不会轻易切除,但此例病人病情危重,在保全器官或是保全生命的两难情况下,要先保患者生命,故脾脏切除后其原本功能将由其他细胞组织代替。另外,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多采用手辅助脾切除,而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中转开腹率高,而一旦中转开腹就标志着腹腔镜方法的失败。
这次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的另一特点是:首先解剖脾门逐一处理脾蒂血管而后分离脾周组织的切除方法,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血管切割闭合器,可有效防止致命性大出血,从而保障手术安全进行。手术仅用四个平均不到1公分的切口就将肿大的巨脾分割依次取出,成功解决了病人多年的痛苦,免除了传统方法手术对患者身体和心灵造成的第二次伤害。
上一篇:患肝硬化惨被丈夫抛弃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三兄妹同患肝硬化续 父母原系近亲结婚7514
- 02. 肝硬化可造成脾大7009
- 03. 中年男子肝硬化吐血黑便险丧命9536
- 04. 一不小心 闯入乙肝肝硬化的治疗禁区7488
- 05. 肝硬化患者忌随意开荤8230
- 06. 肝硬化患者感冒了怎么办9075
热门阅读
- 01. 为何乙肝患者易肝功能反复异常 如何保护肝功能?
- 02. 指证脂肪肝的六大要犯
- 03. 肝腹水患者四大心理护理方法
- 04. 乙肝病人如何进行肝脏护理
- 05. 为什么乙肝治疗尽量不用降酶药?
- 06. 乙肝女性怀孕需注意啥
- 07. 乙肝大小三阳都有可能发生癌变
- 08. 如何预防肝硬化症状加重
- 09. 甲肝多复发 疲劳是“主谋”!
- 10. 揭秘造成肝脏损伤的两祸首
图片推荐

治疗肝硬化应该考虑以下六个方面
治疗肝硬化应该考虑以下六个方面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会产生很多并发症,甚至影响到人的寿命,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很多中方法,其中有6点最为重要。 肝硬化是否可以治疗其实与所采用

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最近气色不是很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贫血,不太严重,建议我在饮食上多吃些补血的食物,但食疗这块不太了解,出现贫血应该吃什么?乙肝患者贫血吃什么好? 鉴于上述患者的疑问,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本身就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黄疸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但很多患者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到底,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什么会出现黄疸?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现黄疸严重吗?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乙肝病毒携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 肝纤维化论坛精华
肝纤维化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年来无创诊断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为此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等联合主办了关于“肝纤维化诊断与分期”的继续教育课程。本次继续教课

今年我国肝病患者将继续得到公益防治
2016年我国肝病公益防治措施3月20日正式公布,广大肝病患者将继续得到援助医疗。 国家卫计委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数十万患者死于肝病及相关并发症,导致直接和间接损失达9000亿之多。当天,由中国

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
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其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对此,肝病原因专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为何脂肪

西媒:美实施世界首例HIV阳性患者间肝移植手术
西媒称,在南非这个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地区,很多潜在的器官捐献者都是HIV阳性患者,这使得这里做出了世界其他地区从未想过的决定:将HIV阳性死者捐献的肾脏移植到同样是HIV阳性的病人身上。在南非拥有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