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怎么传播的?
56人经初筛检测显示为阳性!近日,安徽省涡阳县丹城镇丙肝疫情的聚集性发生,给人们带来恐慌,同时也不禁引起人们的疑惑与沉思,丙肝疫情是怎么发生的?丙肝怎么传播的?带着这些疑问,肝病权威专家给大家做出解析。
丙肝,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丙肝,是感染丙肝病毒而导致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一种传染病,具有治疗难度大、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几率大、危害性大等特点。
丙肝,属于传染性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但由于目前没有研制出丙肝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更好的免疫防疫,因此有效阻断其传播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丙肝,在传染途径上,其主要通过:1.血液传播:其为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以及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如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在消毒不彻底的地方文身、拔牙等经血传播途径,而感染丙肝。
2.母婴传播: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或分娩时胎儿被感染,这种传播几率相对于乙肝小。
3.性接触传播:调查发现,与丙肝病毒感染者无任何预防措施地性交,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
4.器官移植:临床调查发现,因消毒不合格进行器官移植等手术的患者中,发生丙型肝炎的几率较高。
丙肝属于传染性疾病,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经过呼吸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在丙肝的传染上,也不能过于夸大其传染性,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丙肝的,因此有丙肝的防范意识很重要,但大可不必谈肝色变。
安徽省涡阳县丹城镇发生的丙肝聚集性疫情,的确引起人们的恐慌、重视和防范的警觉意识,目前尚无丙肝疫苗,因此做好自我防范可谓是抵御丙肝传染的有力措施。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与男友接吻会传染乙肝吗?8035
- 02. 什么原因可造成肝损伤?8914
- 03. 眼睛发黄有哪些原因引起?8961
- 04. 乙肝大三阳如何做才能降低肝癌的风险?7315
- 05. 如何防治肝硬化变肝癌?9268
- 06. 脾大需要注意什么?8023
热门阅读
- 01. 如何预防老年人病毒性肝炎
- 02. 肝炎各个分型的表现不同,专家带你详细了解肝病分型
- 03. 专家指出大三阳患者脾大的原因
- 04. 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要靠乙肝疫苗
- 05. 丙肝易漏诊 提高筛查
- 06. 肝腹水吃什么药有用?
- 07. 补充维生素是肝癌饮食的重要原则
- 08. 酒精肝的检查指标是什么呢?
- 09. 反映肝脏好坏的四条金标准
- 10. 怎样准确诊断酒精肝疾病
图片推荐
我国新版丙型肝炎指南 推荐口服抗病毒药物
2015年年底,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共同推出更新版《丙肝指南》,该指南推荐了在国际上已被广泛使用的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DAA)。这些药物可大大提升丙肝治愈率,丙肝治愈率超过90%。
肝病医院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啦
日前,肝病医院已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hbgbyy,点查找,进行关注,即可随时随地享受来自肝病医院的专业健康指导。 微信用户关注肝病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步骤:
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网友咨询:处暑吃鸭子养肝吗?后天就是处暑了,妈妈每年处暑都会买鸭子吃,她说鸭子可以养肝,我爸爸有肝炎,请问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专家解答: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可大补虚劳、滋阴养胃,消毒热、利小便、退疮
高考体检3月8日开始 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我市城区高三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10日13日;邗江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8日10日。据悉,今年高考体检项目与往年无异,共分为7大项目,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记者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导致小便发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病理上导致的,有的是因为生理上导致的,具体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1.水喝少了引起的尿黄,尿液浅黄是因为尿
花季少女肝脏外露12年 医生直言情况罕见若早治疗可早排雷
“能给你拍张照吗?”“不可以。”病床上的小怡(化名)笑得有些羞涩,丘阿姨看着她,也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丘阿姨是清远人。据丘阿姨回忆,12年前,大儿子的一个女工友将小怡托给了他,随后失联了。大儿子便将小怡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水果中含有我们人体中需要的维生素和营养纤维,在肝腹水疾病的疗养上,专家建议肝腹水患者吃水果,要吃有利于自己身体需要的水果,如椰子、橙子等。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肝病医院专家给大家
吃饭能查HBV-DNA吗?
咨询:今天忘了应该去医院复查了,早上吃早饭了,上次听医生说这次应检查乙肝病毒DNA,有些疑惑不解,就此请教:吃饭能查HBV-DNA吗? 鉴于上述患者的咨询,专家就此指出:在乙肝检查中,乙肝病毒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