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慢性乙肝做出正确决断——2008沪港国际肝病会议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323次
2008沪港国际肝病会议于6月13~15日在香港隆重召开,在罗氏卫星会上,在庄辉院士和香港学者George KK Lau教授主持下,魏来、侯金林和来自泰国的Teerha Piratvisuth教授分别报告了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免疫控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派罗欣)的疗效及在CHB患者中的持久性应答。
事实表明,HBsAg是患者接近治愈的金标准,而PEG-IFNα-2a能够诱导HBsAg清除,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续性,是CHB初治和既往治疗失败患者的良好选择。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在中国最为严重。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状态的相互作用,CHB结局是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核苷类似物在治疗时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需要持续治疗以维持应答,对于CHB的治疗,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疗效而不仅是短期结果,目标应为获得治疗结束后的持续应答。
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及HBsAg作为临床标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魏来教授指出,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之间的相互作用,CHB结局决定于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我们能采用以α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治疗,使三者间的平衡倾向于宿主对CHB的免疫控制。
研究显示,IFN-α治疗后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临床并发症生存期显著长于HBeAg 仍然阳性者,HBeAg清除是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HBeAg清除与临床结局改善相关,有限疗程的IFN-α治疗能改善CHB患者的长期结局,降低肝硬化和HCC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IFN-α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模式,在部分患者能够有效达到HBsAg的清除。一项在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对97例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随访15年,IFN-α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HBeAg转换和HBV DNA消失)的患者HBsAg清除率达到80%,而没有取得SVR的患者HBsAg清除率也达到30%,P<0.0001(图1)。
因此,如何有效预测HBs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PEG-IFNα-2a的相关研究表明,第48周时HBsAg自基线降低量>2 log10 IU/ml和<2 log10 IU/m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42%和3%。第48周HBsAg水平<10 IU/ml和>10 IU/ml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52%和2%。因此,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降至10 IU/ml以下和治疗时降低>2 log10 IU/ml与治疗结束后3年获得持续HBsAg清除显著相关。
根据这一研究,可以考虑通过研究明确HBsAg快速应答者采用IFN-α标准治疗周期(48 周),HBsAg缓慢应答者应延长IFN-α治疗周期(>48周),无应答者停药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探讨治疗早期HBsAg水平对预测长期应答以及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意义。
PEG-IFNα-2a治疗取得应答的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侯金林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PEG-IFNα-2a治疗CHB的疗效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在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比较了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拉米夫定(LAM)及LAM单药分别治疗48周、随访4年的疗效。4年随访结果显示,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可取得27%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24%的患者HBV DNA水平<2×104 copies/ml及11%的HBsAg清除率。
关于疗效的持久性,PEG-IFNα-2a治疗第1年HBV DNA水平 ≤2×104 copies/ml 的患者有41例,第4年则为33例,80%的患者维持持久应答。
并且PEG-IFNα-2a在获得HBsAg清除方面显著优于LAM,PEG-IFNα-2a ±LAM治疗停止后1~4年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3%、6%、8%和11%(图2),即使治疗结束很长时间,PEG-IFNα-2a仍能够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而这些取得HBsAg清除的25例患者中,14例是基因C型,4例是基因B型。
另一项Lau等在2005年发表的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1年随访研究显示,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LAM和LAM单药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单用PEG-IFNα-2a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单用LAM组(32%对19%)。
而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维持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为83%,起始无应答的亚洲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1年时还有1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如何使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取得更佳疗效
Piratvisuth教授介绍了一项在15个国家进行的Ⅲ期、随机、部分双盲研究,比较PEG-IFNα-2a±LAM与LAM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表明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LAM单药治疗组。对HBV DNA和ALT水平分析显示,基线高ALT水平、低HBV DNA水平的亚洲患者对PEG-IFNα-2a应答最佳。基于基线ALT和HBV DNA水平的联合指标预测持续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识别HBeAg阳性患者从PEG-IFNα-2a治疗中受益。
这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PEG-IFN α-2a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到27%,此后随访24周、36周和48周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2%、43%和48%,显示治疗结束后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图3)。
HBeAg是一种比HBV DNA更好的应答阴性预测指标,第24周HBeAg 定量>100 IU/ml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6%,HBV DNA>9 log10 copies/ml的NPV 为86%。PEG-IFNα-2a治疗有应答的患者HBeAg水平持续降低,且在随访期间维持在最低水平,最终达HBeAg血清学转换。
总之,HBsAg的血清清除是临床上最接近“治愈”的状态,是CHB治疗目标的金牌。PEG-IFNα-2a治疗在有限疗程内可以获得停药后持久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随访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久性,并且能够诱发HBsAg清除,因此PEG-IFNα-2a是CHB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事实表明,HBsAg是患者接近治愈的金标准,而PEG-IFNα-2a能够诱导HBsAg清除,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续性,是CHB初治和既往治疗失败患者的良好选择。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在中国最为严重。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状态的相互作用,CHB结局是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核苷类似物在治疗时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需要持续治疗以维持应答,对于CHB的治疗,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疗效而不仅是短期结果,目标应为获得治疗结束后的持续应答。
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及HBsAg作为临床标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魏来教授指出,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之间的相互作用,CHB结局决定于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我们能采用以α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治疗,使三者间的平衡倾向于宿主对CHB的免疫控制。
研究显示,IFN-α治疗后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临床并发症生存期显著长于HBeAg 仍然阳性者,HBeAg清除是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HBeAg清除与临床结局改善相关,有限疗程的IFN-α治疗能改善CHB患者的长期结局,降低肝硬化和HCC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IFN-α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模式,在部分患者能够有效达到HBsAg的清除。一项在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对97例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随访15年,IFN-α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HBeAg转换和HBV DNA消失)的患者HBsAg清除率达到80%,而没有取得SVR的患者HBsAg清除率也达到30%,P<0.0001(图1)。
因此,如何有效预测HBs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PEG-IFNα-2a的相关研究表明,第48周时HBsAg自基线降低量>2 log10 IU/ml和<2 log10 IU/m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42%和3%。第48周HBsAg水平<10 IU/ml和>10 IU/ml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52%和2%。因此,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降至10 IU/ml以下和治疗时降低>2 log10 IU/ml与治疗结束后3年获得持续HBsAg清除显著相关。
根据这一研究,可以考虑通过研究明确HBsAg快速应答者采用IFN-α标准治疗周期(48 周),HBsAg缓慢应答者应延长IFN-α治疗周期(>48周),无应答者停药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探讨治疗早期HBsAg水平对预测长期应答以及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意义。
PEG-IFNα-2a治疗取得应答的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侯金林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PEG-IFNα-2a治疗CHB的疗效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在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比较了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拉米夫定(LAM)及LAM单药分别治疗48周、随访4年的疗效。4年随访结果显示,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可取得27%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24%的患者HBV DNA水平<2×104 copies/ml及11%的HBsAg清除率。
关于疗效的持久性,PEG-IFNα-2a治疗第1年HBV DNA水平 ≤2×104 copies/ml 的患者有41例,第4年则为33例,80%的患者维持持久应答。
并且PEG-IFNα-2a在获得HBsAg清除方面显著优于LAM,PEG-IFNα-2a ±LAM治疗停止后1~4年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3%、6%、8%和11%(图2),即使治疗结束很长时间,PEG-IFNα-2a仍能够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而这些取得HBsAg清除的25例患者中,14例是基因C型,4例是基因B型。
另一项Lau等在2005年发表的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1年随访研究显示,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LAM和LAM单药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单用PEG-IFNα-2a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单用LAM组(32%对19%)。
而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维持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为83%,起始无应答的亚洲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1年时还有1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如何使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取得更佳疗效
Piratvisuth教授介绍了一项在15个国家进行的Ⅲ期、随机、部分双盲研究,比较PEG-IFNα-2a±LAM与LAM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表明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LAM单药治疗组。对HBV DNA和ALT水平分析显示,基线高ALT水平、低HBV DNA水平的亚洲患者对PEG-IFNα-2a应答最佳。基于基线ALT和HBV DNA水平的联合指标预测持续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识别HBeAg阳性患者从PEG-IFNα-2a治疗中受益。
这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PEG-IFN α-2a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到27%,此后随访24周、36周和48周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2%、43%和48%,显示治疗结束后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图3)。
HBeAg是一种比HBV DNA更好的应答阴性预测指标,第24周HBeAg 定量>100 IU/ml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6%,HBV DNA>9 log10 copies/ml的NPV 为86%。PEG-IFNα-2a治疗有应答的患者HBeAg水平持续降低,且在随访期间维持在最低水平,最终达HBeAg血清学转换。
总之,HBsAg的血清清除是临床上最接近“治愈”的状态,是CHB治疗目标的金牌。PEG-IFNα-2a治疗在有限疗程内可以获得停药后持久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随访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久性,并且能够诱发HBsAg清除,因此PEG-IFNα-2a是CHB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下一篇:乙肝病毒转阴是假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抗病毒治疗什么时候合适?8335
- 02. “耐药”乙肝治疗的克星8964
- 03. 广州治疗乙肝哪家医院最好7653
- 04. 8大食疗方治肝病7812
- 05.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应该接受抗病毒治疗8555
- 06. 治疗乙肝要做到两个坚持8498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病人从哪些方面护理?
- 02. 甲肝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 03. 细说乙肝两对半
- 04. 早期肝硬化能活几年?受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的制约
- 05.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乙肝效果好么
- 06. 三大必杀让脂肪肝退散
- 07. 酒精肝怎么调理
- 08. 中期肝硬化的危害大
- 09. 北京女童注射甲肝疫苗后死亡 卫生局称不会停用
- 10. 什么是肝囊肿?肝囊肿怎么治疗?
图片推荐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可确认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那么,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男性肝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都说男人三十一枝花,但男人一旦迈过30岁的门槛,由于生活压力过大、工作竞争激烈,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劳逸失衡,打破了正常的心理、生理的运转规律,身体机能开始走向失调,身材也很容易走样,肥胖、大肚子是一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有望治疗肝病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称,他们利用从儿童乳牙中提取的干细胞培育出大量肝细胞,并通过移植这些细胞成功改善了肝硬化实验鼠的症状。 人在婴幼儿时期会逐渐长出20颗乳牙,随后陆
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2012年8月18日下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在广州花都举办《肝豆状核变性病学术专题会》,会上多位专家对肝豆状核变性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据了解,由于人们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不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是肝病医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特色疗法。治疗方法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成药的整体治疗,以及汤药辨证施治,口服或灌肠。疗效极具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对3266例病例统计中,显效2635例,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咖啡因有助保肝降低肥胖问题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大会上报告说,大量摄入咖啡有保护肝脏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随着肥胖问题日趋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数量增多。 他们把实验鼠分成三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