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慢性乙肝做出正确决断——2008沪港国际肝病会议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361次
2008沪港国际肝病会议于6月13~15日在香港隆重召开,在罗氏卫星会上,在庄辉院士和香港学者George KK Lau教授主持下,魏来、侯金林和来自泰国的Teerha Piratvisuth教授分别报告了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免疫控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派罗欣)的疗效及在CHB患者中的持久性应答。
事实表明,HBsAg是患者接近治愈的金标准,而PEG-IFNα-2a能够诱导HBsAg清除,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续性,是CHB初治和既往治疗失败患者的良好选择。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在中国最为严重。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状态的相互作用,CHB结局是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核苷类似物在治疗时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需要持续治疗以维持应答,对于CHB的治疗,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疗效而不仅是短期结果,目标应为获得治疗结束后的持续应答。
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及HBsAg作为临床标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魏来教授指出,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之间的相互作用,CHB结局决定于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我们能采用以α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治疗,使三者间的平衡倾向于宿主对CHB的免疫控制。
研究显示,IFN-α治疗后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临床并发症生存期显著长于HBeAg 仍然阳性者,HBeAg清除是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HBeAg清除与临床结局改善相关,有限疗程的IFN-α治疗能改善CHB患者的长期结局,降低肝硬化和HCC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IFN-α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模式,在部分患者能够有效达到HBsAg的清除。一项在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对97例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随访15年,IFN-α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HBeAg转换和HBV DNA消失)的患者HBsAg清除率达到80%,而没有取得SVR的患者HBsAg清除率也达到30%,P<0.0001(图1)。
因此,如何有效预测HBs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PEG-IFNα-2a的相关研究表明,第48周时HBsAg自基线降低量>2 log10 IU/ml和<2 log10 IU/m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42%和3%。第48周HBsAg水平<10 IU/ml和>10 IU/ml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52%和2%。因此,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降至10 IU/ml以下和治疗时降低>2 log10 IU/ml与治疗结束后3年获得持续HBsAg清除显著相关。
根据这一研究,可以考虑通过研究明确HBsAg快速应答者采用IFN-α标准治疗周期(48 周),HBsAg缓慢应答者应延长IFN-α治疗周期(>48周),无应答者停药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探讨治疗早期HBsAg水平对预测长期应答以及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意义。
PEG-IFNα-2a治疗取得应答的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侯金林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PEG-IFNα-2a治疗CHB的疗效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在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比较了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拉米夫定(LAM)及LAM单药分别治疗48周、随访4年的疗效。4年随访结果显示,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可取得27%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24%的患者HBV DNA水平<2×104 copies/ml及11%的HBsAg清除率。
关于疗效的持久性,PEG-IFNα-2a治疗第1年HBV DNA水平 ≤2×104 copies/ml 的患者有41例,第4年则为33例,80%的患者维持持久应答。
并且PEG-IFNα-2a在获得HBsAg清除方面显著优于LAM,PEG-IFNα-2a ±LAM治疗停止后1~4年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3%、6%、8%和11%(图2),即使治疗结束很长时间,PEG-IFNα-2a仍能够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而这些取得HBsAg清除的25例患者中,14例是基因C型,4例是基因B型。
另一项Lau等在2005年发表的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1年随访研究显示,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LAM和LAM单药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单用PEG-IFNα-2a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单用LAM组(32%对19%)。
而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维持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为83%,起始无应答的亚洲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1年时还有1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如何使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取得更佳疗效
Piratvisuth教授介绍了一项在15个国家进行的Ⅲ期、随机、部分双盲研究,比较PEG-IFNα-2a±LAM与LAM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表明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LAM单药治疗组。对HBV DNA和ALT水平分析显示,基线高ALT水平、低HBV DNA水平的亚洲患者对PEG-IFNα-2a应答最佳。基于基线ALT和HBV DNA水平的联合指标预测持续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识别HBeAg阳性患者从PEG-IFNα-2a治疗中受益。
这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PEG-IFN α-2a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到27%,此后随访24周、36周和48周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2%、43%和48%,显示治疗结束后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图3)。
HBeAg是一种比HBV DNA更好的应答阴性预测指标,第24周HBeAg 定量>100 IU/ml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6%,HBV DNA>9 log10 copies/ml的NPV 为86%。PEG-IFNα-2a治疗有应答的患者HBeAg水平持续降低,且在随访期间维持在最低水平,最终达HBeAg血清学转换。
总之,HBsAg的血清清除是临床上最接近“治愈”的状态,是CHB治疗目标的金牌。PEG-IFNα-2a治疗在有限疗程内可以获得停药后持久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随访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久性,并且能够诱发HBsAg清除,因此PEG-IFNα-2a是CHB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事实表明,HBsAg是患者接近治愈的金标准,而PEG-IFNα-2a能够诱导HBsAg清除,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续性,是CHB初治和既往治疗失败患者的良好选择。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在中国最为严重。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状态的相互作用,CHB结局是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核苷类似物在治疗时可以有效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需要持续治疗以维持应答,对于CHB的治疗,需要考虑的是长期疗效而不仅是短期结果,目标应为获得治疗结束后的持续应答。
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及HBsAg作为临床标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魏来教授指出,CHB的自然病程取决于宿主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之间的相互作用,CHB结局决定于病毒、肝细胞以及宿主免疫应答间的平衡。我们能采用以α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治疗,使三者间的平衡倾向于宿主对CHB的免疫控制。
研究显示,IFN-α治疗后HBeAg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临床并发症生存期显著长于HBeAg 仍然阳性者,HBeAg清除是生存的重要预测因素。HBeAg清除与临床结局改善相关,有限疗程的IFN-α治疗能改善CHB患者的长期结局,降低肝硬化和HCC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IFN-α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模式,在部分患者能够有效达到HBsAg的清除。一项在2007年美国肝病年会上报告的研究显示,对97例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随访15年,IFN-α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HBeAg转换和HBV DNA消失)的患者HBsAg清除率达到80%,而没有取得SVR的患者HBsAg清除率也达到30%,P<0.0001(图1)。
因此,如何有效预测HBsAg血清学转换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PEG-IFNα-2a的相关研究表明,第48周时HBsAg自基线降低量>2 log10 IU/ml和<2 log10 IU/m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42%和3%。第48周HBsAg水平<10 IU/ml和>10 IU/mlL的患者第3年HBsAg清除的比例分别为52%和2%。因此,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降至10 IU/ml以下和治疗时降低>2 log10 IU/ml与治疗结束后3年获得持续HBsAg清除显著相关。
根据这一研究,可以考虑通过研究明确HBsAg快速应答者采用IFN-α标准治疗周期(48 周),HBsAg缓慢应答者应延长IFN-α治疗周期(>48周),无应答者停药或加用其他药物治疗。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探讨治疗早期HBsAg水平对预测长期应答以及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意义。
PEG-IFNα-2a治疗取得应答的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侯金林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PEG-IFNα-2a治疗CHB的疗效持久性和HBsAg清除率。
在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比较了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拉米夫定(LAM)及LAM单药分别治疗48周、随访4年的疗效。4年随访结果显示,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可取得27%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24%的患者HBV DNA水平<2×104 copies/ml及11%的HBsAg清除率。
关于疗效的持久性,PEG-IFNα-2a治疗第1年HBV DNA水平 ≤2×104 copies/ml 的患者有41例,第4年则为33例,80%的患者维持持久应答。
并且PEG-IFNα-2a在获得HBsAg清除方面显著优于LAM,PEG-IFNα-2a ±LAM治疗停止后1~4年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3%、6%、8%和11%(图2),即使治疗结束很长时间,PEG-IFNα-2a仍能够提供持续的保护作用。而这些取得HBsAg清除的25例患者中,14例是基因C型,4例是基因B型。
另一项Lau等在2005年发表的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1年随访研究显示,PEG-IFNα-2a+安慰剂、PEG-IFNα-2a+LAM和LAM单药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24周,单用PEG-IFNα-2a组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明显高于单用LAM组(32%对19%)。
而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维持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为83%,起始无应答的亚洲患者采用PEG-IFNα-2a治疗1年时还有1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
如何使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取得更佳疗效
Piratvisuth教授介绍了一项在15个国家进行的Ⅲ期、随机、部分双盲研究,比较PEG-IFNα-2a±LAM与LAM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表明PEG-IFNα-2a±LAM治疗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LAM单药治疗组。对HBV DNA和ALT水平分析显示,基线高ALT水平、低HBV DNA水平的亚洲患者对PEG-IFNα-2a应答最佳。基于基线ALT和HBV DNA水平的联合指标预测持续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识别HBeAg阳性患者从PEG-IFNα-2a治疗中受益。
这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PEG-IFN α-2a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到27%,此后随访24周、36周和48周时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2%、43%和48%,显示治疗结束后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图3)。
HBeAg是一种比HBV DNA更好的应答阴性预测指标,第24周HBeAg 定量>100 IU/ml的阴性预测值(NPV)为96%,HBV DNA>9 log10 copies/ml的NPV 为86%。PEG-IFNα-2a治疗有应答的患者HBeAg水平持续降低,且在随访期间维持在最低水平,最终达HBeAg血清学转换。
总之,HBsAg的血清清除是临床上最接近“治愈”的状态,是CHB治疗目标的金牌。PEG-IFNα-2a治疗在有限疗程内可以获得停药后持久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超过4年随访仍具有出色的疗效和持久性,并且能够诱发HBsAg清除,因此PEG-IFNα-2a是CHB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之一。
下一篇:乙肝病毒转阴是假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治疗误区:乙肝治疗迷宫重重9500
- 02. 乙肝治疗需要患者乐观配合、身心同行9612
- 03. 慢性乙肝的科学治疗9469
- 04. 无症状乙肝大三阳的治疗9162
- 05. 认识乙肝抗病毒药物的耐药危害9100
- 06. 乙肝大三阳转氨酶高怎么办9207
热门阅读
- 01. 肝硬化常因并发症而死亡 肝硬化如何长期用药?
- 02. 乙肝疫苗加强针不是必须打的!
- 03. 乙肝携带者的传播途径
- 04. 肝血管瘤吃什么好 肝血管瘤饮食注意事项
- 05. 专家教你如何有效预防乙肝
- 06. 有利于肝硬化康复的几种蔬菜
- 07. 列举慢性肝炎的发病症状
- 08. 丙肝病毒潜伏期到底多久呢
- 09. 酒精肝是酒精中毒引起的吗?
- 10. 女性感染乙肝的疑问
图片推荐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脂肪肝患者除了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脂肪肝不宜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