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肝病专家又是中医养生专家—池晓玲的中医人生
她,是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在肝病治疗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她,同样也是中医专家,在中医养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是著名中医大家樊正伦先生的传承弟子。她为许多肝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困扰,也为很多寻求养生之道的人们,提供了方法和指导。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她是一位铁杆中医,她就是池晓玲——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女性,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的道路上,她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
她,孩提时她一心想用“笔杆子”歌颂伟大祖国 ,却由于母亲的病危放弃了孩提时的文学梦,进入中医学的队伍。
毋庸讳言,每个成功的人士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过去,好的坏的,都无法忘记。随着岁月的积淀和人生的淬炼,总是让人感觉那段必要的过去正是成功的基础。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岁月,接受过上山下乡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于是池晓玲萌生出用“笔杆子”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
然而,在经历了4个月的知青生涯后,突然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考恢复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喜讯,池晓玲在专业选择上犹豫了:学文?还是学医?产生这样犹豫源自少年时发生的故事。
经历文革动荡的母亲,30多岁就得了高血压,人都无法走动,去医院找医生就诊,医生却因为父母是文革专 政对象而拒绝治疗,年幼的池晓玲强忍泪水,一字一顿地对接诊医生说道:“以后我也会做一名医生,一个跟你不一样的医生”。
回到家后,母亲凭借坚强的意志,在老中医的治疗下,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调养和食疗调养,把血压调节得非常平稳。“后来母亲告诉,这就是中医,当时,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中医,但还是对中医的神奇疗效感到很惊讶。”
她,曾经刻意研究高血压疾病,为何放弃高血压研究改行做肝病?
由于母亲患有高血压病,严重到无法下床走路的程度,加上医生拒诊母亲的那件事,早早在池晓玲心中埋下了“做一名好医生”的种子,直到高考恢复,她毅然选择了医学。
一开始,池晓玲全身心投入到高血压病的研究,专门从事高血压病的学习,一心想为广大的高血压病患者解除病痛。于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广泛阅读高血压病防治方面的书刊杂志,广泛涉猎高血压病的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后来由于医院筹建肝病科,需要有人能够担起重担,好好培育这颗刚刚萌发的种子。池晓玲就被推上了这个位置,担起这个担子,压力、犹豫、荣幸、不舍……所有复杂的心情此刻都涌出来,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不舍,对新科室新专科的不熟悉,对领导给予的赏识感到荣幸,对肝病科传染性大感到担心……这些都让她矛盾。不过经过暂短的心理挣扎,池晓玲毅然决定接下这个担子,不辜负领导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辜负母亲对自己的要求。
池晓玲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专访时说道:“做什么事情,不做就罢,要做就要做好。”她克服心理障碍,从此踏上肝病防治的道路。由于对肝脏的知识欠缺,她开始恶补肝病知识,从新学习,夜以继日,苦心研究肝病专科。现在她成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这一路走来,其中的心酸只有她自己明白,曾经的挣扎,曾经的付出,换来今天肝病科的平稳发展和成熟壮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那种幸福感和自豪感相信也只有池晓玲一个人能够体会和深切感受到。
她,是肝病专家又是中医养生专家 中医思想从小扎根心中
池晓玲在肝病防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医养生方面也造诣非凡,她对中医有很深的理解,但是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专访时,却一直说自己对中医的认识和领悟还不够,不过也确实,中医历史悠久,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师,是需要一生都不断努力和感悟的。
池晓玲说,从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到病理状态,养生是一一贯穿其中的,而中医养生就是帮助人们确定更好的生活习惯。池晓玲评价自己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人,自己的中医之路受母亲的影响特别大。
池晓玲回忆到,小时候妈妈会特别注意生活起居。例如到了立冬,起居要注意什么,吃什么好,留什么发型好,她都会安排好;例如你感冒了,风寒感冒,她就会煮一碗生姜芫荽面条,冬天喉咙痛,就会给你冲一碗冰糖蛋花汤,确实很神奇,吃了就好了;如果肚子不舒服,就包几只山药肉包子,吃完后肚子就会舒服很多……母亲就是这样,一直在生活中帮我们调理,连生病的时候都不需要吃药。那时候虫草很便宜,才几块钱甚至几毛钱一斤,母亲经常一面袋一面袋买回来,放入食物当中做给我们吃,在母亲的调理之下,很少有头痛感冒的事情发生,即使生病也不需要去医院的。这些点滴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
经历文革的创痛,母亲身体受到巨大的创伤,居然还能站起来,而在那之后的20多年,母亲都没去过医院,就是因为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调理。有一次,母亲病得很厉害,当时求医很难,就找了一位老中医帮忙开中药调理,一碗碗的又黑又苦的汤药喝下去,母亲竟然好了,我当时真的以为她到了生命的极限,没想到喝下几碗汤药就好了,让我现在都很难理解。于是我对中医更加地相信,对中医养生也更加地喜欢,和老中医的频繁来往,亲眼目睹一个个病人恢复健康,小小草根竟然有这样的功效。池晓玲说:“中医真是太神奇了”。母亲则说:“如果这些植物你都认识的话,低头遍地是宝,否则全是草。”直到今天,她还深深的记得老师提卓云先生的话,“只要你的中医功底达到信手拈来皆是药的程度,那你就是中医先生了。”
不过当时没有所谓的中医概念,只知道用这种方法可以治疗这种疾病,用那种方法可以治疗那种疾病。能够用食补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药,用食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石(现在针灸、推拿、拔罐,推脊等),用石不行用轻药,用轻药不行则用重药。在池晓玲看来,中医是一门艺术,要根据对象调整用药,用药如用兵,制敌之胜要看策略,养生保健手法,情志疏导,心理调适引导,必须贯穿治疗的全程。
她,如何看待肝病的中西医治疗?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池晓玲是中医治疗肝病的专家,在看待中西医治疗肝病的问题上,她认为中医和西医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是两套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医是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复杂性思维,而西医则是西方文化的直线性思维。对于肝病患者来讲,西医治疗是针对病,更侧重于化验指标,检查指标是他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参照系数,更侧重于抗病治疗。而中医治病参照系数则是天地人,换句话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中医把人放在天地宇宙的大环境中看待,为什么会出现阴阳不平衡,脏腑出现偏颇。中医是从这个角度上认识解决问题的。因此,中医治疗肝病更强调“阴阳平衡”,强调的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她还诚挚的建议,作为肝病患者,不能盲目乱求医,不能盲目自己服用药物治疗;不要饮酒或熬夜,睡好子午觉是肝病患者自我疗养的的基本要求;重视精神调养,保持心情愉快。
池晓玲认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而治未病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饮食,一个好的中医师,也应该是好的美食家,即所谓大医就是大厨。她在《实用肝胆病食疗药膳大全》和《医学营养与疾病》、《中医营养与疾病》一书中均强调了药补不如食补的重要性。当然,肝病患者也不例外。
池晓玲认为,治病是为了治疗一个完整的人,不是为治疗单一的病。在不能根除疾病的情况下,人与疾病可以和谐相处,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境界,待我们的肌体免疫能力强壮后,很有可能再次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享受人生之乐。
这就是池晓玲。如今,她不但是一位中医专家,她还精通西医,对中、西医疗肝病得心应手。她可以告慰妈妈和老师的在天之灵,她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先生了。她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医精诚、铁杆中医的风范。
池晓玲教授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科主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医哲学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及项目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验方剂学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工作,有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辨证施治、中医心理治疗、情志疗法、中医外治法及药膳食疗、养生保健,尤其擅长肝胆系疾病的诊治,提出并实施中医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纤维化、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疗效显著。
>>>>咨询池晓玲教授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脂肪化中的运用10277
- 02.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11243
- 03. 肝疼的原因、肝疼的症状和临床表现8367
- 04. 中医辨证施治肝郁病两大证13208
- 05.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8654
- 06. 如何区别肝癌和肝脓肿12999
热门阅读
- 01. 多发肝囊肿的相关病理
- 02. 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胃
- 03. 酒精肝患者全身乏力怎么治疗
-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
- 05. 抓住乙肝抗病毒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期
- 06. 患有肝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原则
- 07. 肝炎燎原之势来袭 如何逃离肝炎这张“蜘蛛网”
- 08. 乙肝携带者应做到“六不要”
- 09. 儿童甲肝的预防调理
- 10. 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性会导致酒精肝的发生?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足球大小包虫囊手术成功取出 华侨医院治愈罕见肝包虫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为一例25岁肝包虫病患者做了包虫囊切除手术,干净完整地取出左右肝叶两个包虫囊,大小分别为16X20cm和8X7cm,称得棘球蚴重达2.1斤,是南方地区罕见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