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胆型肝炎的表现特点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7664次
病毒性肝炎按照病原学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丁型肝炎等等;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以及肝炎肝硬化。
其中,淤胆型肝炎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发病率约占黄疸型肝炎的2%~8%。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患者黄疸较深,持续3周以上,甚至持续数月或更长;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能检查时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0%,γ-谷氨酸转氨酶(γ-GT或GGT),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等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上述表现者,为慢性淤胆型肝炎,其发生率较急性者多,预后较差。
上一篇:戊型肝炎传播表现及诊断
下一篇:肝炎早期各种信号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好治疗吗10274
- 02. 肝炎患者的饮食有哪些特征13646
- 03. 肝脾肿大患者吃什么好11909
- 04. 夏季养肝茶9364
- 05. 母乳喂养可预防儿童肝病!8080
- 06. 防止肝纤维化的食物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