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乙型肝炎病毒的分析介绍举报

乙型肝炎病毒的分析介绍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7369次

自从1965年blumberg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来,各国对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人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中有3种颗粒,一种是直径为16-25纳米的小球形颗粒。另一种是直径为22纳米、长50-230纳米的管型颗粒,还有一种是直径为42纳米的大球形颗粒。后一种大球形颗粒是一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它具有双层壳的结构,外部成分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22纳米的小球形及管形颗拉性质相同,最初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一直延续现在人们提到澳抗都会明白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澳抗的来源,是由于国外一名学者在研究输血是否会发生免疫反应时,无意中发现一名曾经反复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的血清和一名澳大利亚人的血清发生了免疫反应。因为当时这位学者还不清楚这个血液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什么(抗体)物质和这个澳大利亚人血清中(抗原)物质发生反应,因此把后者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来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证明,此澳抗与肝炎有密切关系,因此又称为“肝炎相关(伴随)抗原”。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它仅与乙型肝炎有密切关系,在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病人的血清中,都能查到此抗原,因而改称为“乙型肝炎抗原”。后来,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发现,才进一步明确,所谓“澳抗”,实际上就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外壳,从而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便能与乙型肝炎病毒内部的核心抗原相区别。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形成的,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可在肝细胞胞浆中发现,当已传染上乙型肝炎病毒还没有发病时,病人血液中就会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因此,检查病人血液中有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就为医生判断病人是否传染上乙型肝炎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多个结构区有了深人的了解,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为s区、前s1、前s2区,目前发现前sl、前s2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还没有发病时早已出现,且早于hbsag,并认为,检测这两个抗原对于更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明显优于hbsag项目的检测。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渐进入各中心临床实验室,相信不久的将来可能代替hbsag等指标的检测。

除了病人的血液中能查到hbsag外,在病人的唾液、精液、月经血、胆汁、乳汁之中也都能检查到。因此,病人的这些分泌物、排泄物也可能成为传染肝炎的传染源,其中,唾液可能在传播乙型肝炎方面有重要作用。

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外,其内部成分称为核心,在核心内含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x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x抗原(hbxag),dna多聚酶(dnap)和一个部分双链的环形脱氧核糖核酸分子(hbv-dna)。生命是由蛋白质组成,核昔酸由各个不同碱基组成,不同碱基组成dna双螺旋结构,dna是蛋白合成的幕本核心,在病毒中起重要核心作用。如果dna破坏最后将导致整个病毒死亡。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它在肝炎细胞的细胞核中形成。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可在肝细胞核中发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人血清中,也会出现与核心抗原相应的核心抗体,但核心抗体与表面抗体不同,表面抗体是针对hbsag的,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机体血液中有表面抗体,当外界侵入表面抗原时,可将其中和并驱逐体外,使机体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核心抗体对人体无保护作用,如果核心抗体(hbcab)持续升高,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仍然继续繁殖,核心抗体分为igm、igg成分,一般认为igm是急性感染早期出现的抗体,而且消失较早,igg为慢性感染或急性感染后期出现的,对判断病人慢性化程度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在1972年发现的,这种抗原一般认为只能在hbsag阳性病人的血清中检查到,由于e抗原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部分里面,因而病人血液中如果查到e抗原,就表明在病人体内仍有乙型肝炎病毒在继续繁殖。e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称为e抗体,e抗体有人认为比e抗原出现为好,表明体内病毒繁殖的降低;但也有人认为e抗体阳性病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仍处于繁殖状态,所以单纯从e抗体阴性或阳性判断病人疾病的恢复不太可靠,学者们认为最有意义的是hbvdna和dnap,此两项指标目前被认为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体内繁殖的重要指标。

目前,使用较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有3种抗原抗体系统,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和抗体(hbcag,hbcab)、乙型肝炎e抗原和抗体(hbeag,hbeab)。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又相继出现2种抗原抗体系统,而且受到目前临床和实验人员的重视,即前s1抗原,前s1抗体;前s2抗原,前s2抗体。大多学者认为前s1、前s2抗原的阳性,表明体内乙肝病毒的繁殖,而前s1、前s2抗体阳性表明疾病的恢复及对再次感染起保护作用。乙型肝炎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强,在摄氏60度的条件下经1小时不能将它杀灭,但煮沸15-20分钟可将它完全杀灭。用0.3%-0.5%的过氧乙酸、3%的漂白粉也可将其杀灭。

标签:乙型肝炎  肝炎  病毒  分析  介绍  
图片推荐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8月18日南方医院举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上,就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做了一番深入的解读,将自己对指南的理解和认识传递给更多临床医生。彭劼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
    什么是大三阳的症状

    什么是大三阳的症状

    乙肝大三阳这样的疾病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所以也有一些患者在患病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耽误了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带来更多的危害,一起来了解乙肝大三阳疾病到底有这样的症状表现呢!  被传染乙肝的
    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网友咨询:我查出肝炎,在门诊拿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肝硬化患者朋友,说自己之前也是肝炎,由于过饱饮食,营养过剩得的肝硬化,想请问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专家解答:肝炎患者如果经常地过饱饮食,尤其是晚餐
    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

    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

    网友咨询: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父亲昨天刚接种了乙肝疫苗,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喝了些白酒,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后喝酒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呢?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接种乙肝
    爱吃生肉惹的祸!男子患上肝吸虫病!

    爱吃生肉惹的祸!男子患上肝吸虫病!

    近日,大陆南宁303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从消化科病人体内排出后送来的标本中,发现的罕见吸虫牛带绦虫,且足足有500厘米长。  据报道称,这名患者姓陈,今年45岁,南宁宾阳人,平时喜欢吃生鱼片、生牛肉等,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维护着人体的身体机能。主要负责着人体肠道内消化、代谢等多项任务,但是你知道么,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此我们要对肝进行重点防护,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肝损伤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乙肝患者冬季能吃火锅吗?

    乙肝患者冬季能吃火锅吗?

    乙肝患者冬季能吃火锅吗?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来驱寒补暖。但对于肝脏受到损害的乙肝患者来说,能吃火锅吗?乙肝患者吃火锅对病情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乙肝患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