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等公卫健康在“十五”期间的改善焦点
“十五”期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由71.4岁提高到72.0岁。专家评价说,这五年,是中国政府对卫生事业最为关注的一个时期,也是公共卫生如乙肝等重大疾病大发展、农村卫生重新得到高度重视的时期。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乙肝等公卫健康焦点事件在此期间的重点改善吧.
重大疾病受重视
从200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划,各级财政负责疫苗的经费。对一个“乙肝大国”来说,这一举动令世界瞩目,表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
“十五”期间,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结核病、乙型肝炎、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现、控制和治疗能力得到提高。我国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了结核病病人的发现率和全程治疗率,2005年实现了WHO确定的病人发现率达70%的目标。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由2000年85.3%提高到2004年87.3%。从一岁儿童免疫报告接种率来看,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等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8%。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目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80%。
健康改善看得见
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令人振奋,2005年我国GDP超过18万亿元。在众多经济指标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我国健康指标的进步也十分耀眼——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几个世界卫生组织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在“十五”期间都有明显的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年71.4岁提高到2004年72.0岁,婴儿死亡率由32.2‰下降到21.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9.7‰降至25.0‰,孕产妇死亡率由53.0/10万下降到48.3/10万。
卫生投入增加了
“十五”期间,我国用于公卫、疾控、农村卫生的投入比建国以来的总和还要多。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06亿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总投资114亿元。国家投资12.5亿元,地方配套10亿元,加强血站基础建设和设备投入,新建、改建血站、血库459个。“农村三项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设投资50多亿元……专家评价说,“十五”时期是中国政府对卫生事业最为关注的一个时期,也是公共卫生大发展、农村卫生重新得到高度重视的时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健康状况的改善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这些年到医院去生孩子的农村产妇多了;传染病发生情况变得及时透明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喝上自来水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开始有大病风险保障了……
公卫事件防控能力提升
2003年暴发的SARS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各级政府总结了公共卫生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
2003年,中央提出用3年时间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目标。全国2494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2392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这些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SARS之后,我国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作为国家安全事件来重视,切实加强了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和公卫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健全,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到2005年底,全国已有66%的乡镇卫生院和93.21%的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现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卫事件网络直报。
农民健康保障备受关注
“十五”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加快了农村卫生事业发展。5年间,国家累计建设投资达50多亿元,开展农村卫生“三项建设”、“贫困县医院建设”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配备了1771辆农村巡回医疗车。
2005年,国家还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让农民在家乡就能接受最好的城市医生的医疗卫生服务。
“十五”期间,农村改水改厕扎实开展,2005年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比例达到94.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0年的55.2%提高到2005年的64.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0年的44.8%提高到2005年的55.0%。专家评价,改水改厕工作对于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功不可没。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启动,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671个新农合医疗试点县,覆盖农业人口2.33亿,共有1.77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8%。这表明执政党真正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得到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引领卫生事业发展
在2003年抗击SARS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在当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观正式被提出。
卫生部部长高强认为,在“十五”期间,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理清了卫生事业的发展思路:必须把保护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卫生事业发展必须坚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体系长期薄弱的局面有所改善;敢于正视、揭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和不足。
“十一五”紧盯看病难看病贵
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之道。为减轻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不断推出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新办法、新政策。
据悉,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卫生事业将紧紧围绕“涉及广大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两个关键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卫生部日前宣布,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目前全国已有95%以上的地级城市、50%以上的县级市组织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慢性肝炎易被忽视13528
- 02. 肝腹水偏方治疗要小心 治疗时注意蛋白质摄入7706
- 03. 广州将在2014年首次举办国际顶级肝病学术会议7434
- 04. 肝炎患者的日常饮食注意事项11012
- 05. 白凡研究员:肝癌内部异质性和精准治疗7771
- 06. 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有四种9589
热门阅读
- 01. 银耳百合香蕉羹美容护肝脏
- 02. 乙肝病毒携带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 03. 肝癌晚期家属如何护理 肝癌晚期可以这样护理
- 04. 养肝护肝5宜5不宜 3大食疗方为肝脏保驾护航
- 05. 慢性乙肝酗酒等于慢性自杀
- 06. 脂肪肝分为几大类?7大类详解脂肪肝
- 07. 警惕癌症 如何预防肝癌
- 08. 中药渗透疗法治疗酒精肝——“非常6+1”
- 09. 肝炎不同的类型主要都有哪些呢
- 10. 朋友圈最流行的10大乙肝传言
图片推荐
劳动保障部新规出台 歧视乙肝病原携带者将受罚
除了国家规定的岗位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如果歧视乙肝病原携带者,将被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昨天(7日),劳动保障部出台了《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规定细化了公平就业的规定,
火腿肠伤肝又伤肾 还有致癌物?警惕!
香肠和火腿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但是这些速食尽管美味,但是吃多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五种吓人的危害吧! 加工肉类每天摄入量超过160克为过量食用 欧洲研究显示,香肠、火腿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
网友咨询:我有肝病很多年了,最近发现脱发很厉害,每天都会掉很多,这跟肝病有关系吗?肝病会引起脱发吗?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解答。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专家指出,肝病一般不会
王红阳团队:“肝”愿一世济苍生,抢占肝癌研究制高点
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炎症经肝纤维化病程致癌的关键节点分子及其调控机制,开辟了肝癌防治的新途径;他们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检测诊断试剂盒,获批进入国内外市场,有
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网友咨询:处暑吃鸭子养肝吗?后天就是处暑了,妈妈每年处暑都会买鸭子吃,她说鸭子可以养肝,我爸爸有肝炎,请问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专家解答: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可大补虚劳、滋阴养胃,消毒热、利小便、退疮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90后妈妈割肝救子 半岁婴儿成功接受肝移植
半岁的小明辉先天性胆道闭锁,必须做肝移植手术。亲友劝其90后父母再生一个,夫妻俩执意割肝救子。作为湖北省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亲属供肝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小明辉昨天恢复良好。 回忆起这半年来的曲折经历
哪些食物可预防脂肪肝?
哪些食物可预防脂肪肝?脂肪肝是由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引起的,其诱发原因多与日常不当饮食有关,故要想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首先就就应合理膳食,适当多摄入对脂肪肝有预防作用的食物,如:》》》脂肪肝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