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学防治乙肝
防治乙肝乙肝,我们一贯倡导依靠科学技术,以科学的态度积极预防,合理治疗。我们不能陷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的误区。HBsAg是乙肝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本身无传染性,只有抗原性,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影响(乙肝疫苗就是由它制成的)。防治乙肝专家们的共识是:不要片面追求HBsAg转阴的治疗,因为那是徒劳无益。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实际上患了乙肝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可向专科医生咨询,或者看些有关的科普书,了解一些疾病的基本情况,包括一些诊疗知识,目前国、内外的诊疗水平、难点、进展以及发展方向等。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能客观、勇敢地面对疾病,这样就不至急于求成,最好的方法是固定一个较权威的医院,或固定一个有经验的肝病专科医生,进行系统的观察,使其全面掌握自己的病情,摸索出一套治疗方案,防治乙肝,有目的地进行乙肝抗病毒治疗,这才是公认的乙肝治疗的关键。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近期目标: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阴转(DNA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HbeAg血清学转换、肝功能恢复正常,即血清免疫学完全应答,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显著的标志。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预防和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防止ALT波动,防止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存活的时间。
但是目前我国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许多医务人员不知道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大部分医师仅用一些保肝降酶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有不少的医务人员和病毒携带者认为,患了乙肝可以不治或不可以治愈,而走入防治乙肝的误区。
我国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乙肝的确很难治,但毕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我们一定要重视乙肝。防治乙肝必要时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这样才不至于走入乙肝防治的误区。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新生儿该怎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9005
- 02. 防乙肝,剃刀牙刷别共用9851
- 03. 乙肝不注意恐癌变 乙肝衣食住行有讲究10768
- 04.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7253
- 05. 乙肝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肝炎 早产低体重忌接种8939
- 06. 单纯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怎么办7279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