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囊状扩张症主要的检查手段
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2∶1,患者在出生后的5~20年多无临床症状一般于青年时期开始发病,但少数病人亦可终身无症状。好发年龄21~49岁。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伴有胆汁淤积的外科胆道疾病。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可发生于除胆囊外的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主要的检查方法如下。
1、B超可以显示囊肿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超声特异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管腔内有球状突出,扩张的胆管内有桥自胆管壁伸入管腔内,门静脉的小分支部分或全部被扩张的肝内胆管包绕。
2、CT检查特征为注射造影剂后加强扫描可发现囊状扩张的中央点状影,称为“中央斑点征”,这相当于扩张胆管内有门静脉小分支生成形成桥状。CT尚可发现肝门处的胆管相对狭窄,利于术前评估和选择手术方式。Seth等认为,“中央斑点征”足以提供准确的诊断而不需要借助于损伤性或昂贵的检查。
3、99mTc核素扫描排泄性肝胆造影可明确囊肿与胆管相通,而区别于单纯性肝内囊肿。99mTc肝扫描,病人肝内99mTc停留时间超过120min,而多发性肝囊肿病人则很快消除,显示出正常肝扫描图像。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 PTC、ERCP虽然能够清晰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大小、数目等,但是它们属于侵入性检查,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诱发胆道感染。特别是ERCP原则上应禁忌,对于PTC检查在一部分患者中可慎重的使用,以明确囊肿群与肝内胆管的联系而计划手术切除方案,造影前后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根据重T2权重序列的静态水,包括胆管和胰管内分泌物表现为高信号,流动性血液因为流空效应而无信号,因而MRCP不需要造影剂就可获得良好的对比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部位以及有无结石存在等。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区分慢肝和肝硬化8090
- 02. 治乙肝最好的方法8478
- 03. 新药治愈率97% 香港有望“零丙肝”9630
- 04. 阿米巴肝脓肿的饮食保健9596
- 05. 患有肝炎后对肝细胞的损害10957
- 06. 期待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