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可以吃什么?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与来自肠道的有害物质进入脑部诱发昏迷有关。那么,肝性脑病可以吃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肝性脑病可以吃什么?
1、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2、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肝性脑病不宜用食物: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肝性脑病的饮食调养注意事项
(一) 与肝性脑病的营养因素
肝昏迷患者可出现糖、脂肪、蛋白质和电解质等多种营养素的代谢紊乱。
(1) 糖代谢紊乱:正常肝脏中的酶能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调节血糖浓度。肝功能衰竭时,肝糖尿病原储备减少,使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酶的活力受到影响,再者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弱,致使胰腺激素失平衡,所以,肝昏迷病人易出现低血糖。此外,肝酶缺乏,使葡萄糖代谢产物及丙酮酸积聚,致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2)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肝糖原的减少,肝细胞内糖氧化减弱,促使蛋白质与脂肪代谢加强。蛋白质分解儒家多使血中含氮血症和酮血症。
(3) 电解质代谢紊乱:肝昏迷患者常有大量腹水;长期低钠饮食、呕吐、腹泻,反复利尿剂和皮质激素等,会引起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从肝昏迷的发病机制和各种生化紊乱来看,含氮物质的代谢紊乱是肝昏迷的生化基础,而糖、脂肪和电解质紊乱则会加重肝昏迷。因此,在肝昏迷患者的营养治疗中,严格控制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乃是重要的环节,高蛋白膳食往往会促发或加重肝昏迷。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及原则9093
- 02. 丙肝传染方式四种传播方式9070
- 03. 肝内胆管结石严重吗?胆囊癌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系11840
- 04.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9173
- 05. 肝纤维化常见的病因有哪些9752
- 06. 儿童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知识早了解7448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