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种类症状病理机制和易感人群
尽管各型病毒对肝脏的影响及引起的肝炎症状相似,但不同肝炎的传染途径不同。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甲型肝炎:通常是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传播的。它不引起肝脏的慢性病变,危险性相对较小。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播与不正确的食品加工、接触患病家庭成员、在日托中心共享玩具、生食在污染水中生长的贝类有关(如发生在上海由于生食毛蚶而引起甲肝流行)。
乙型肝炎:是传播最为广泛的病毒性肝炎。病毒可由母亲在婴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一段时间传给孩子。病原体也可在成人及孩子间相互传播而感染整个家庭。乙肝病毒也可通过性接触、输血、及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针头而传播。大约有1/3的乙肝病例不能确定感染来源。
多数乙型肝炎病人可以完全恢复,只有少数病人不能摆脱疾病,并发展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可能是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即使他们的自觉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仍可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只有1%或2%的病人死于此病。
丙型肝炎:一般通过血液或污染针管传播。尽管丙肝引起的症状很轻或根本没有症状,20%-30%的慢性携带者在10年内进展为肝硬化。本病可以通过输血传播,但新近开展的检查方法已使这类病例大为减少。约1/3病人的感染途径不祥。
丁型肝炎:只出现在已感染乙型肝炎的病人中,并有使病情加重的趋势。它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或通过性接触传播。此型肝炎在五型病毒性肝炎中最为少见,但也最危险,因为同时有两种疾病在起作用。
戍型肝炎:与甲肝类似,本病常通过污染的粪便传播,并且不会导致慢性肝炎。此型肝炎的危险程度比甲肝略高,特别是对妊娠妇女。
酒精、中毒及药物相关性肝炎:可以引起与病毒性肝炎相同的症状及肝损害。这类肝炎并非由入侵的微生物所致,而是由长期过量饮酒,摄入环境中的毒物或误用某些药物引起。
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经过可表现为多种类型:
乙肝病毒感染后,可呈亚临床感染状态或急性乙肝发病,90%以上感染者迅速康复,成为有乙肝免疫力的健康人。
乙肝病毒携带者,表现为病毒表面抗原长期阳性(可能终生阳性),但肝功能长期正常,肝组织无明显损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无区别,但部分人可能在青年或中年时转化为慢性肝炎。
慢性乙肝,在中国约有2000万人,表现为反复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但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部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和肝癌,平均高发年龄为40-50岁,由少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病人转化而来,病死率高。
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多从慢性乙肝病人经治疗转化而来,表现为肝功能正常,病毒复制水平低下,病情长期稳定,具有和健康人一样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乙肝病毒携带者均具有传染性,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方可造成传染。乙肝是经血传播疾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伤口进入机体而造成感染,不会通过正常的呼吸和消化道传染,不经血液的一般接触也不会造成传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与一般健康人无区别。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会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除不能献血、不宜参加体能负荷超常的特殊训练或职业,不宜担任手术治疗科室的医务人员外,其就学、就业、结婚及参加社会活动均不应受限,更不应受到歧视。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乙肝
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与人的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拿乙型肝炎来说吧,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的繁殖会对肝产生一定的损伤,但这不是肝脏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肝脏损伤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在识别并清除病毒时对肝脏或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造成的,以及免疫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于血管壁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的病变。同时,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与肝炎的轻重也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感染乙肝病毒后,一般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后有足够的免疫力清除病毒而获得痊愈。
而体质差者因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而可能呈现出慢性携带状态,使病情经久不愈。
小孩肝脏相对成人来说,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不能及时清除,且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型肝炎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的小孩。
孕妇比一般妇女更易患病毒性肝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全靠母体共应,造成孕妇的肝脏负担大大加重,抗病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
老年人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会发生退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首先,是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吸收营养、代谢物质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其次,是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肝脏损伤后,肝脏的恢复能力下降。同时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也是肝炎的易感人群。
喜欢在路边卫生条件不好的小店就餐的人,以及因病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或性生活不检点的人常易患乙型肝炎。
另外长期嗜酒者,可导致肝损伤,极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于酒精性肝硬化。因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酗酒可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炎症、变性,引起肝功能异常。
总之,乙型肝炎的发生与预后原因很多,增强体质与免疫力是防止乙型肝炎的关键因素所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药物治疗需遵循“简而精”原则13596
- 02. 急性黄疸型肝炎预后情况如何?10454
- 03. 感染肝病后 去医院治疗应挂哪一科?10864
- 04. 患乙肝的朋友,您需要做肝穿刺吗8105
- 05. 各种肝脓肿的治疗方法11250
- 06. 肝纤维化怎么传染7675
热门阅读
- 01. 多发肝囊肿的相关病理
- 02. 乙肝小三阳如何养胃
- 03. 酒精肝患者全身乏力怎么治疗
- 04.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
- 05. 抓住乙肝抗病毒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期
- 06. 患有肝炎的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原则
- 07. 肝炎燎原之势来袭 如何逃离肝炎这张“蜘蛛网”
- 08. 乙肝携带者应做到“六不要”
- 09. 儿童甲肝的预防调理
- 10. 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性会导致酒精肝的发生?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足球大小包虫囊手术成功取出 华侨医院治愈罕见肝包虫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成功为一例25岁肝包虫病患者做了包虫囊切除手术,干净完整地取出左右肝叶两个包虫囊,大小分别为16X20cm和8X7cm,称得棘球蚴重达2.1斤,是南方地区罕见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