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肝历史2
临床常见肝胆病如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胆道感染、胆结石症等,一般可归类于中医黄疸、胁痛、臌胀、积聚、肝痈等病范畴。大量的文献资料充分说明,中医对肝胆的生理病理具有系统的认识和较完备的理论,对肝胆病的防治具有丰富的经验与良好的效果。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产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乃可上溯至春秋战国前后,下迄当代,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相继问世,使得人们对肝胆病的认识由单纯的实践经验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内经》建立的中医理论体系是后世认识并防治肝胆病中黄疸、胁痛等病的理论基础。韩氏中医肝病治疗网《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肝胆病辨证论治基本法则,开创了肝胆病运用中医治疗的先河。
汉代《神农本草经》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韩氏中医肝病治疗网书中记载了许多治疗肝胆病的药物,奠定了肝胆病中医治疗的药物学基础。
从晋代以来,直到明清,肝胆病中医防治方法得到了不断充实。随着人们对黄疸等病认识不断深化,防治肝胆病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使得肝胆病中医防治体系不断的得到充实发展。晋唐时期主要贡献在于当时医家对肝胆病病因病机认识进一步深化,诊断、治疗方法有很多创新
宋元时期,随着中医各种流派的产生,学术争鸣的开展,使得人们对肝胆病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发现黄疸等病具有传染性,主张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进行预防,防治方法有所有创新与发展,且各具特色,韩氏中医肝病治疗网从而提高肝胆病的临床防治效果。
明清之际,中医学对黄疸、膨胀等病,韩氏中医肝病网无论是病因病机,还是防治方法上,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其中突出地体现在病因病机的新认识和诊治方法的不断创新。明清之际的方书、本草学专著,如《本草纲目》、清代刘若金《本草述》、王昂《本草备要》与《医方集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对黄疸、臌涨、肝痈等常见肝病及其防治,亦阐述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见解,充实了肝胆病中医防治方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的早期信号9032
- 02. 药物性肝炎症状10581
- 03. 重度脂肪肝能喝茶吗11752
- 04. 小三阳对自身、他人都有什么危害10612
- 05. 肝脓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3769
- 06. 中医推荐肝气郁结食疗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