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在肝炎中的“攻与守”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所致的肝炎,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流行性、进展性传染病,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3.5亿~4亿人,我国属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区。丙型肝炎同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HCV感染者。HCV感染后约80%以上的急性病例转变为慢性持续感染,且易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
细胞免疫,包括固有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抗HCV和HBV感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其中涉及到的细胞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T淋巴细胞等。HBV或HCV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也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造成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08年港沪国际肝病会议(ILC-2008)上,细胞免疫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再次成为论坛的一大热点,共有30余篇相关论文以大会报告、论坛讲演、壁报展示等形式发表。这次大会在细胞免疫方面的讨论重点集中在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树突状细胞(DC)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作用方面。
树突状细胞:以“守”为主
DC是目前已知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性APC,具有强大的免疫应答能力,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诱导一系列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并活化体液免疫应答,与NK细胞共同作用促进机体的免疫应答,处于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
CHB患者体内的DC功能明显低下,抗原提呈能力不足,不能将抗原的信号提呈给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HBV感染者体内缺乏有效的CTL应答,导致产生清除HBV效应失败,从而使HBV持续感染。DC功能低下一方面可导致其递呈抗原的功能明显下降,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使T细胞处于无功能状态,机体对HBV免疫耐受;另一方面还可使DC分泌白介素(IL)-12的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显示CHB患者的外周血DC免疫功能低下,与IL-12分泌减少密切相关,IL-12分泌减少,导致干扰素(IFN) γ诱导缺乏,不能产生有效的Th1反应,这是造成HBV感染难以清除的重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ILC-2008上有关DC的报告共有12篇,主要论述内容包括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DC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等。
谢青等的研究显示,CHB患者外周血CD11c+ mDC分泌IL-12的能力降低,mDC中维甲酸诱导的Ⅰ型基因(RIG-I)、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存在缺陷,导致在受水疱性口炎病毒(VSV)、聚肌胞苷酸[poly(I:C)]刺激时产生IFN α的能力较健康对照者降低,这可能与HBV持续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有关。
李骏(音译)等获得CHB外周血单核细胞后,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的第5天转染HBV核心基因,进行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上清中IFN-γ水平,并检测混合细胞对HepG2.2.15(一种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发现转染后的DC能提高淋巴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和对HepG2.2.15的细胞毒作用。
贾宏宇(音译)等报告,用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IL-18重组腺病毒转染DC后能够诱发强烈的HBcAg特异性CTL反应,并降低HBV转基因鼠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水平。日本学者报告,将负载HBsAg的DC疫苗应用于Ⅰ期临床试验,获得肯定结果,可见DC疫苗用于治疗CHB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联手“攻击”
CTL是CD8+T细胞,能够直接识别那些位于被感染细胞表面与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通过攻击靶细胞而清除病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颗粒酶和穿孔素的协同作用促进被感染细胞死亡。
NK细胞是最主要的固有免疫的抗病毒效应细胞群,它们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就可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主要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表达Fas配体(FasL)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产生细胞杀伤作用。
李骏等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方法发现HBV特异性CTL在急性乙肝中明显增高,而在慢性乙肝中检测不到,说明CTL在乙肝慢性化中起一定作用。美国学者在报告中指出,NK细胞在丙型肝炎免疫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活化能够清除病毒,但释放细胞因子能够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NK细胞活性受肝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的调节,具有KIR2DL3/2DL3:HLA-C1C1基因型的患者NK细胞活性更高,更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调节性T细胞:平衡于“攻守”之间
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群。机体针对致病抗原引发的细胞免疫性反应,既是导致肝细胞受损引起临床发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清除致病抗原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CD4+CD25+ Treg为我们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其他一些疾病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如CD4+CD25+Treg细胞可以控制肝脏炎症的发生及避免肝细胞受到免疫攻击。
周慧娟(音译)等研究了Foxp3+Treg与肝脏炎症的关系,在Foxp3+Treg聚集的门管区,炎症损伤明显低于实质区,且Foxp3+Treg的浓度和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相关,这说明Foxp3+Treg在肝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孙文(音译)等报告,CHB患者的CD4+CD25+Treg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和急性乙肝患者,但和慢性HBV携带者没有区别。与前不同的是香港学者在报告中指出,免疫清除期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Treg浓度要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患者,并且和血清ALT水平存在相关关系。
■ 结语
总之,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正常的细胞免疫能够及时清除病毒感染保护机体,但在机体内外压力选择下病毒不断进化,发展至多种途径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导致慢性感染,例如HBV感染中病毒通过抑制DC细胞功能,抑制了HBV特异性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使得机体不能及时清除病毒。
在机体和病毒的不断斗争中,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也造成了机体的损伤,CTL在肝内发挥作用,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同时也造成肝脏炎症,并且可能是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诱因。细胞免疫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的研究不断发展,不但丰富了基础研究,也能指导临床治疗,而且有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但仍有很多机制还不明确,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与性的关系12246
- 02. 肝肿瘤破裂的饮食原则9388
- 03. 如何预防无症状的丙型肝炎8024
- 04. 肝包虫病的治疗方法7603
- 05. 壶腹周围癌的治疗方法7582
- 06. 解析:慢性肝炎患者的精神调摄9073
热门阅读
- 01. 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 02. 慢性肝病治疗要循序渐进
- 03. 乙肝小三阳十“忌”
- 04.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
- 05. 乙肝病毒携带者贫血的原因
- 06. 治脂肪肝不妨从运动开始 适合脂肪肝的四运动
- 07. 肝病患者的饮食有啥要求
- 08. 乙肝者要注重病邪传变
- 09. 警惕乙肝的家族性传染 新生儿出生应该打疫苗
- 10. 解读肝炎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图片推荐
肝脏位置图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具体在哪个位置,对肝脏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通过肝脏位置图给大家详细讲解一
[组图]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
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乙肝广告骗术大曝光 专家称有些感染者无需治疗 生活10月27日播出节目《明明白白治肝病》,以下为节目内容。 现在啊,我们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治疗肝病的广告,有的说几个月之
春季养肝护肝
春节养肝护肝正当时,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呢?肝病医院专家介绍: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肝病
河南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落户省医
2月27日上午,我省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兰娟院士,省卫计委、省科技厅等相关负责人共同揭开了院士工作站的红盖头。 李兰娟教授是我国首
辞旧迎新之际,“惠”“钜”肝病患者
2015已近尾声,2016悄然走来。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肝病医院为答谢广大肝病患者朋友,为您和家人奉上别样的“新春盛宴”。 肝病医院,肝胆相照,风雨同舟 31年肝胆相照,31年风雨同舟,肝病医院从耿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别让“弥漫性肝病”吓着 肝脏超声是肝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很多慢性患者患者在检查后会看到报告上面写有“弥漫性肝病”或者“弥漫性肝损伤”等字样,由于患者并不了解因此总以为自己病情很严重而被吓到,那么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