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丙肝丙肝预防 → 丙肝常见六种传播方式 丙肝治疗要遵守五大原则举报

丙肝常见六种传播方式 丙肝治疗要遵守五大原则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12046次

丙肝是肝病中的一种,科学研究发现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六种,在生活中截断这六种传播方式是避免丙肝的重要手段。而最新的一项美国研究发现纹身与丙肝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纹身者感染上乙肝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四倍。这是怎么回事呢?

新研究中,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2004~2006年间,对纽约三家医院门诊接诊的近2000人进行了有关纹身与丙肝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34%的丙肝患者身上有纹身,而没有患丙肝的人群中,纹身比率仅为12%。在考虑到丙肝的主要风险因素之后,丙肝患者中,纹身者所占比率是常人的4倍。新研究负责人弗里茨·弗朗索瓦博士表示,虽然新研究尚未证实纹身与丙肝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是,纹身本身可能构成丙肝的一大风险因素,而且其危险潜伏期可能长达数年。

容易患上丙肝的人群

1、凡是有输血或献血史者,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为丙肝高危人群。

2、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3、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筛查时需注意排除抗-HCV假阴性。

4、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如吸毒患者等为丙肝高危人群。

5、有不洁性交史的人,包括妓女、嫖客、同性恋等。

6、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及其他密切接触者。

7、在不正规医院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的患者。

8、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

9、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HCV阳性血液者。

10、诊疗过程中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丙肝常见的六种传播方式

1、经皮暴露感染

丙肝的致病原因有哪些?经皮暴露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血传播方式,静脉吸毒又是经皮暴露感染的最主要方式;此外,有些地区仍在使用非一次性的玻璃注射器和针头,构成了HCV传播的危险;针刺等职业性暴露也是经皮暴露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刺传播HBV、HCV和HIV的机会分别为30%、3%和0.3%;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卫生用品也可能是HCV传播的方式之一。

2、母婴传播

有报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经胎盘的垂直传播及产时,产后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密切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传播

丙肝的致病原因有哪些?性传播HCV可能仅次于静脉吸毒方式,有多位性伴侣者以及男性同性恋者的HCV感染率高于长期单个性伴侣者,年感染率分别为0.4%~1.8%和0%~0.6%,女性性伴被HCV感染的危险性是男性性伴的3倍。同时伴有性传播疾病者,HCV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4、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

在对献血员强制筛查抗-HCV以前,输血和血液制品使用是HCV传播的主要方式,现在仍有少数不发达地区存在不洁采血和不洁输血问题。因为HCV感染存在窗口期,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增加了HCV感染机会,可能与此有关。

5、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家庭内接触可能是丙肝毒传播途径之一。接触的内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6、长期肾透析。尿毒症的患者需要长期透析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如果共用的肾透析机器残留了其他人的血液没有处理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被感染上丙肝。

7、滥用药物和注射毒品是引起丙肝的原因:如果自己使用的针头被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使用过,则很可能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发病。因此注射毒品、滥用药物被感染的几率明显比正常人群高,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不洁针头的注射。

丙肝治疗要遵守五大原则

1、联合治疗,标本兼治

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目前尚难以达到此目的。但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和减轻肝脏损害,尽量避免发展为肝硬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果用药物得当,可以使3/4的患者获得抗病毒应答效应。针对丙肝患者肝功异常,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保肝护肝药物,这样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

2、丙肝治疗因人而异,掌握时机

使用抗病毒联合治疗方案并非人人皆宜,而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只有符合治疗指征,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使用抗病毒联合治疗应该具备如下指征:转氨酶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有明显的炎症坏死或中度以上肝纤维化。如果肝功能检测正常,但是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有炎症活动和明显肝纤维化,也应给与抗病毒治疗。早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儿童和老年丙肝患者,原则上也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对于患者的情况要区别对待,选择治疗对象,最好是对药物有良好的耐受性,没有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对于酗酒和吸毒患者,应该首先戒酒戒烟,之后再给于治疗。对于肾功能障碍者不宜使用干扰素治疗。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定量检测,因为病毒基因分型不同,病毒载量不同,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疗程都有所不同。

3、知情透明,医患配合

丙肝治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治疗的整个过程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患者对于治疗必须认同和知情,医生必须向患者讲解本病的自然过程及治疗的必要性,抗病毒治疗的目的,目前治疗可能达到的水平和成功率,特别是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和应对方法,并清楚治疗有可能获得的效益和承担的风险。对于长期并且昂贵的抗病毒治疗,患者需要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医患双方共同承担治疗的责任和义务。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专家指导。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干扰素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像感冒综合征、骨髓抑制等,医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4、注意生活点滴,科学配合

治疗女性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应采取避孕措施。在停止治疗半年以后,患者肝功始终保持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怀孕。丙肝患者存在铁排泄障碍,体内蓄积过多的铁对身体有害,并且抵抗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因此,丙肝患者要限制含铁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并避免使用铁质炊具。酒是肝病大忌,丙肝患者应该首先戒酒,还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少食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饮食中应该少食脂肪和糖类,减轻肝脏负担,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豆制品、鱼类等。

5、中西合璧,发挥优势

中药制剂在保肝护肝、恢复肝功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降黄功效。近些年,中药制剂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取得突破,一些中药制剂证实确有抑制肝脏纤维组织增生,降低纤维细胞活性,降低门脉高压,改善肝内微循环的作用。正确合理使用这些中药制剂,可以辅助提高疗效,抑制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

标签:丙肝  常见  传播  方式  治疗  遵守  五大  原则  
图片推荐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肝功能检查虽是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较多,但很多人还是不很清楚“为何要检查肝功能”,那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呢?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专家表示:肝功能检查目的主要是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分大三阳和小三阳两个阶段,提起大三阳,人们都会感到恐慌,认为大三阳传染性很强,要比小三阳严重,因此治疗以大三阳为主,而对于小三阳却不是很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乙肝小
    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网友咨询: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我老婆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生了,现在我母亲在照顾她,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她的转氨酶有些偏高,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胎儿啊?很替她担心,所以我想请问专家,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关于甲肝疫苗

    关于甲肝疫苗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甲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疾病和感染中占首位,平均每年24万人罹患甲肝。而预防甲肝发生和流行的惟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推荐甲肝易感人群应接种
    乙肝抗体会自然产生吗?

    乙肝抗体会自然产生吗?

    河北石家庄铁道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打来电话咨询:学校组织打乙肝疫苗,但经过筛查检查后,我被告知体内已有乙肝抗体,不需要在打乙肝疫苗,我很纳闷乙肝抗体不都是打过乙肝疫苗后才会产生吗,为什么我没有打过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过乙肝,每年约有百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症,在中国,乙肝病毒患者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预防乙肝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染?
    21岁女孩生双胞胎后因脂肪肝死亡!

    21岁女孩生双胞胎后因脂肪肝死亡!

    昨日,21岁妈妈生双胞胎后离世,捐献器官救4人的新闻在微博上广为传播。新闻上称,该妈妈是一位90后,在怀孕34周的时候被查出有脂肪肝,担心治疗肝炎的药物对胎儿不利,最后决定先剖腹再进行治疗。但最后女孩
    精壮小伙得了戊肝 医生支招远离戊肝

    精壮小伙得了戊肝 医生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健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型肝炎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