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 四个办法杜绝病毒传染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那么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一起会传染吗?如何预防乙肝呢?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特殊的生活用品传播。乙肝病毒的传播与水和食物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是比较安全的,被传染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乙肝(HBV)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共用餐具也不会传播HBV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会传染的,只是各自的传染性强弱不同。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不含病毒的桉酸成分,就其本身而言不具有传染性,因此应将其视为传染性的标志。一般来说HBVDNA值越高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越强,HBVDNA值越低或者结果阴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越弱。
所以如果要判断携带者是否有传染性得去检查肝功能及DNA,还有B超,看是否正常,如果异常那么传染的几率是大的。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时有乙肝病毒或丁肝病毒在肝内活跃复制,有大量病毒颗粒不时向血液或体液中释放,那么这个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物、尿液都可能带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代表了两个分期,各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强弱不同。
第一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携带者,此类人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因此肝细胞的损伤极轻微,肝功能正常,肝脏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此类人群体内病毒复制可以很活跃,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程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所以此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第二种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正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与乙肝传播方式相同,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母婴父婴、医院性传播、性接触等途径传染,日常工作生活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几率极小,基本等同于健康人,所以只要平时注意些,一般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属于病毒复制不活跃的,传染性比较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预防。乙肝携带者的伴侣或周围的朋友亲戚均可去检查两对半,如为阴性请注射疫苗,一般按0-1-6注射三针,所以建议去做个检查,再看是否需要注射疫苗,产生抗体就不必担心了。
现在有医院治疗乙肝、乙肝小三阳、乙肝大三阳、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腹水等各种肝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患者喜传佳音。免疫整合疗法,治疗原则主要以“抗病毒、增免疫、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为基本目的,抓住肝病病毒的复制机理通过免疫重建,获得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达到抗病毒目的从而得到彻底治愈。
如何预防乙肝?
一、管理传染源
对于乙型肝炎病人可不定隔离日期,对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稳定就可以出院,对恢复期HBsAg携带者应定期随访。对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及保育人员,应每年定期作健康体检,急性期患者痊愈后半年内持续正常,HBsAg转阴者,可恢复原工作。慢性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确诊前,应暂停原工作。按国家规定要求,严格筛选献血员。
HBsAg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此类人员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与不清楚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人进行性行为前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正确地使用避孕套,可以减低感染的机会。
不用他人的有可能与血液及体液接触的私人物品,如牙刷(刷牙出血)、剃刀及针筒。
对纹身、纹眉、穿耳洞、针灸、脱痣等接触血液的手术谨慎对待,尤其不应使用消毒不合格的仪器进行,尽量使用“用后即弃”(一次性)的器具。
如工作需要与病者接触,应实行一些安全措施。如会接触大量病者的血液及体液,应戴上手套、面罩和保护外衣。也可用稀释的家用漂白水(1份漂白水加49份水)消毒受血液染污的物品。
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提倡一次性注射器,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三、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中国仍有1.2亿乙肝带菌者针对乙型肝炎可以种疫苗。儿童和青少年均应该免疫。如果家庭或伴侣中有人患有乙肝,应对其家人或伴侣等常接触者接种疫苗。医务人员、接受点滴的人、杂乱的人、滥用毒品的人也尤其应该免疫。为了防止生育时的感染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后还可以接受乙型肝炎的疫苗。这个婴儿免疫必须在一个月和半年后相继重复才能达到完全免疫。
注射有效对抗乙型肝炎的疫苗。免疫注射的程序包括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别为0、1及6个月。按以上程序完成三次注射后应该再检验是否产生表面抗体,通常无须再接受加强剂注射。任何有条件的人,从新生儿(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后代)到成年人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生产的婴儿在产后48小时之内接注疫苗会使乙肝感染的可能性下降95%。
四、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接种数年后,抗体会慢慢下降甚至阴性。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认为不必定期加强,理由是只要接种3剂后能产生抗体者,即使日后抗体下降,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被病毒入侵亦不会引起慢性感染。但某些免疫力较低的病人,如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则应定期检测及接种。 很多医生不这样认为,中国大陆医生认为:当注射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之后,大概三到五年,需要再次检查是否需要接受加强剂注射。在乙肝表面抗原呈阴性的前提下: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个单位,即阳性,暂不需要注射加强针;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个单位,为弱阳性,甚至到达3~4个单位时,则需要注射加强针;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呈阴性时,则需要重新按照0-1-6(三次疫苗注射,注射程序分别为0、1及6个月)注射疫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携带者能吃糯米吗11237
- 02. 小三阳自我诊断方法7170
- 03. 孕妇得了大三阳可以怀孕吗9568
- 04. 脾功亢进有何表现?7128
- 05. 教你看懂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报告8132
- 06. 小三阳转阴要注意什么11496
热门阅读
图片推荐
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
转氨酶高是肝脏受损发出的信号,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出现谷丙转氨酶高的现象时,多较为恐慌,那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成为大家所备受关注的,就此做下介绍。 肝病专家就此问题指出:转氨酶高不能盲目用药,用药前首先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喝酒,可谓是乙肝患者的禁忌,那保健酒呢?目前市场上,保健酒的广告很多,宣传的也很诱人,但毕竟是酒的保健品,不知道乙肝患者能不能喝?喝了好不好?很是令王先生疑惑不解,就此请教: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保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因目前“脂肪肝”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故在临床有关其“治疗”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特别是有关“治疗特效药物”的问题,那治疗脂肪肝有哪些特效药物呢?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网友咨询: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可以帮人们摆脱疾病、救死扶伤。但去年学校体检时我查出得了乙肝大三阳,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当医生?针对患者的问题,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22岁妹妹割肝救姐姐 姐夫跪地感谢
昨日,武警总医院,家人在病床前照顾刚做完肝脏捐献手术的妹妹。 因患荨麻疹后乱食中药,30岁的珊珊(化名)突发肝功能衰竭,后出现肝昏迷和呼吸衰竭。紧急关头,22岁的大学生妹妹自愿为姐姐捐肝。医院建立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