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三阳”患肝癌几率高
专家建议,成年人最好注射20微克/次的剂量。而对于不幸查出“大三阳”、“小三阳”的患者,专家提醒:护肝降酶只是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而应反复跟进病情的变化。对于HBV—DNA呈阳性且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半年以上出现异常者,即使是“小三阳”也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避免因反复或持续的肝炎活动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高危人群注射疫苗要加大剂量
“我们在临床发现,在注射了疫苗的人群中,大约有四成成人查不出抗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张朝曦说,在多数情况下,查不出抗体是因为注射的量不足。目前许多人单次接受的注射量在5~10微克,其实这远远不够。按最新的中华医学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成人应接受20~40微克的注射量才更有效。
“但这种观念仍鲜为人知。以前都开5~10微克/次的量,现在医生开出20微克/次的量,到了药房,计价处就会来复核——是不是开错了?过了计价关,注射的护士又犯嘀咕——这么大的量,打下去不会有问题吧?连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都不了解,何况普通民众!”张朝曦说,这种宣传的不到位和认识上的差距使得不少人注射肝炎疫苗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据他介绍,其实疫苗注射严格来说,要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后者包括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经常接触人体血液的工作人员、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器官移植患者、需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有多个性伴侣或男同性恋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这类人需要更大的注射剂量。他建议,成年人最好注射20微克/次的剂量,如果仍没效,则应加大剂量和针次,但不要超过40微克/次。
“当然,也有注射20微克/次,完成全程共三针后仍查不出抗体的情况。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人身上,对这部分人可进行第二次免疫程序,即再接种三针。也有少数人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过抗体,而过一段时间后又检测不到抗体,这其中可能有一种情况是抗体处于休眠状态而检测不到。但这种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抗体的免疫记忆将会被唤醒而发挥作用。”张朝曦解释,抗体虽是乙肝疫苗接种以后最主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的结果。注射了足够剂量疫苗的人,即使最终查不出抗体,但他们得乙肝的几率也相对会小一些。
张朝曦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注射疫苗除了每针要足量之外,还要严格按照程序(0、1、6月)共注射三针并定期复查,看有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部分“小三阳”可直接转化成肝癌
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高,对身体危害大,“小三阳”则表示肝炎病情好转,病毒复制少,转氨酶下降,危害不大。但大量研究表明,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和愈后好坏的因素是:乙肝病毒DNA是否复制以及复制的活跃程度,其次才是肝功能是否正常。张朝曦指出,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关键在于病毒的控制和清除,不能光看转氨酶是否下降。
单纯转氨酶下降意义不大
“即使是通过药物让转氨酶下降,意义也不大。”张朝曦称,一旦查出过“大三阳”、“小三阳”,说明人体的肝脏已被实实在在地损害过,即使转氨酶下降、甚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了,也不能掩盖肝细胞曾经受损的事实,也不等于病毒已不存在并且不会再次活跃起来。相反,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已经变异,而且在没配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可能继续恶化。
因此,专家建议,“小三阳”患者即使只查出是HBV—DNA少量复制,也须反复跟进病情的变化,如果HBV—DNA呈阳性且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半年以上出现异常,就应引起警惕,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反复或持续的肝炎活动会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也比较高。
10%“小三阳”患肝癌几率更高
专家指出,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慢性肝炎到肝癌中间会经历肝硬化这个阶段,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乙肝患者只有部分遵循这条规律,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可直接转化成肝癌。因为乙肝病毒具有整合功能,可诱导肝细胞突变,改变原来的形态而逃避了免疫监视,因此可能存在着测出的指标呈现阴性的假象,令患者放松警惕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出现症状才检查时,很可能已患上了肝癌,甚至已是肝癌晚期。这也是近年来有些专家认为部分“小三阳”病情比“三大阳”严重的原因。事实上,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变异,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多数“大三阳”可能更高。在治疗上,可采取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不应仅仅是护肝降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酒精对肝的损害仅次于肝炎病毒
“养肝护肝虽有不少讲究,但无论是从正常人养生防病的角度,还是肝病患者调养的角度来看,酗酒都应成为最重要的饮食禁忌。”张朝曦称,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过量或长期嗜酒者,肝中反复蓄积和长期残存的乙醛可严重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甚至坏死等病理变化,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即使少量饮酒危害也很大
据临床观察,急性肝炎潜伏期的患者,由于大量饮酒,可突然发生急性重症肝炎,并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炎患者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肝炎急性活动,激发黄疸;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长期饮酒易致肝硬变和促发肝癌,缩短寿命。总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已受到损害,各种代谢乙醇的酶类活性减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因此即便少量饮酒,损害也是比较大的。
乙肝患者应坚决戒酒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还是酒精性肝硬化,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饮酒史长短、饮酒量多少及营养状况有关,这三种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多是混合存在。一般来说,酒精性脂肪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患者除了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偶尔也可有轻度黄疸等表现。早期只要及时戒酒,几个月后多可逆转;而酒精性肝炎症状已有所加重,其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有些相似,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加深、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脾肿大、腹水,重症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如能及时治疗并从此戒酒,尚可稳定病情甚至还有逆转的希望,而一旦进入酒精性肝硬变阶段,就不可逆转了——有资料显示:发生肝硬化后约25%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因此,乙肝患者更应坚决戒酒,以免给本来已受到病毒侵害的肝脏“雪上加霜”。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大三阳发作什么样11073
- 02. 易与乙肝混淆的疾病8847
- 03. 乙肝大三阳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13121
- 04.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9263
- 05.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确诊7244
- 06. 乙肝大三阳的诊断标准有哪些7692
热门阅读
- 01. 夏季乙肝患者为何会失眠 乙肝通常有哪些症状?
- 02. 告别肝癌可以选择4类食物
- 03. 乙肝肝功正常还会肝硬化吗?
- 04. 乙肝病人不宜房事过度
- 05. 肝炎患者应该多吃哪些水果呢
- 06. 乙肝大三阳有可能转阴吗?大三阳怎样日常保健
- 07. 肝移植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 08. 关于肝纤维化的症状
- 09. 乙肝小三阳预防措施
- 10. 警惕肝癌的信号灯
图片推荐
安钧璨为何年仅32岁就会得肝癌?
可米小子安钧璨逝世时年仅32岁,为何年纪轻轻就会患上肝癌呢? 据了解安钧璨原本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肝硬化的病史,2013年已被诊断出患有肝癌,但是当时体内仅有一、两颗肿瘤,后来经治疗病情也获得
脾大是肝硬化吗?
脾大,肝脏疾患可引起;感染、增生、结缔组织等疾病亦可引起脾大;临床上很多患者将脾大与肝硬化联系在一起,脾大是肝硬化吗?对此疑问,肝病专家给大家作出探讨性解释。 关于脾大是肝硬化吗?的疑问,专家指出:
三月女人季 减肥勿伤肝
春季养肝正当时 春季宜养肝。这不仅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肝五行属木、对应春天,故而提倡春季养生应当以养肝为重点;而且,春季天气转暖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活性增强、繁殖加快,也是病毒性肝炎等的高发季节。此
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
网友咨询: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针对这一问题,肝病医院专家作了解答:维生素是人体内含量甚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不少人认为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未来10年,中国乙肝药物份额几近全球50%
根据研究与咨询公司GlobalData发布的涵盖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日本及中国八个主要市场的调研报告:未来10 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主要乙肝市场,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近9.2
肝脏位置图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具体在哪个位置,对肝脏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通过肝脏位置图给大家详细讲解一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