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7497次
母婴传播。它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患有急性乙型肝炎和携带HBsAg的母亲都有可能将乙肝传染给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传染给新生儿、在子宫内传染给新生儿(宫内传播)、产后感染新生儿。
血液传播。包括输入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不洁的注射、手术、拔牙、文身、针灸、穿耳孔、内窥镜检查和医务人员的意外刺伤等。
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内窥镜引起。
性传播。 HBsAg阳性男性精液有传染性,在家庭中,HBsAg阳性的配偶较之其他家庭成员更容易感染乙肝。
其他传播方式。约40%的慢性感染者唾液中含有病毒,所以唾液也可能造成传播。主要指有体液交换的生活接触,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当皮肤、口腔粘膜(包括牙龈)破损时有可能经破口感染。所以,共用刮脸刀及牙刷的家庭成员间的传播较多见。
从上述传播途径可见,在一般工作接触中,发生乙肝传播的几率是很低的。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交换钱币、公共用餐等,一般不会造成传播。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总动员 状告主人“四宗罪”12563
- 02. 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新规划发布8041
- 03. 急性和慢性乙肝的区别8371
- 04. 病毒性肝炎如何治疗?甲肝乙肝丙肝都属于病毒性肝炎13574
- 05. 急性肝炎的三种症状10082
- 06. 天天入酒场健身达人患上“酒精肝”1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