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这些部位的疙瘩不能忽视 发生癌变的时候就晚了
身上有些小疙瘩是很长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些部位的疙瘩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如果发现异常,还是需要及时的干预治疗。
1、环状红斑
这种斑点稍微突出,呈环状,这些红斑都是环状的,中间颜色浅,外面颜色深。这种红疙瘩被称为离心性环状红斑,是部分恶性肿瘤的“报警信号”。如果肝炎患者发现自己有红疹,并且急速扩大,还有体重下降等表现,要担心是否是内脏肿瘤。
2、舌头根部长疙瘩
照镜子的时候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舌头根部是有写小疙瘩的。这就是味蕾,如果很大但是没有不适,也可能是淋巴组织。
但如果疙瘩很大且伴疼痛或出血,就应到医院就诊,取活检做病理切片,看看是否是肿瘤。良性的以乳头状瘤为主,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就可以了。恶性的话,就要手术或放、化疗等其他治疗了。
3、皮下长疙瘩
如果身上皮肤下面有突起的疙瘩,用手摸的时候感觉大小不一,还有点硬,这很可能是脂肪肝瘤。脂肪肝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正常情况下可发生在身体有脂肪的任何部位,以背部、颈部、肩部、腹部。
4、颈部小疙瘩
如果在脖子摸到有小疙瘩,还会急速增大,伴有发烧的表现,要担心是否淋巴瘤。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是头颈部是比较常见的部位。有些人开始的时候只在脖子摸到黄豆大小的疙瘩,但是过一段时候后会快速增大,变成红枣大小。
5、皮肤上有黑色疙瘩
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痣的关系很密切。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虽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如果身上的黑色疙瘩出现破损溃烂,边界扩大,要赶快就医,检查是否黑色素瘤。
6、乳房有硬疙瘩
要警惕是否乳腺癌。用手触摸发现肿块较硬,活动性差,乳头还溢出液体,要警惕是不是乳腺癌。90%的乳腺肿块属于良心,如果自查有乳房肿块,还是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预防肝癌要注意四个生活细节 常喝酸奶好处多7480
- 02. 肝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睡眠不足也会损害肝脏健康9459
- 03. 肝病发病率增势迅猛 养肝护肝成现代健康主题9897
- 04. 肝病时常发生 预防肝病日常还须做好四要点13438
- 05. 乙肝抗病毒过程中如何防止乙肝耐药?9604
- 06. 如何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11500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