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为什么更容易得肝炎?
脂肪肝在上班族中的高发,更与饮食结构有关。
中国城市目前已经进入美食时代,肉食在饮食结构的比例越来越大,上班族平时免不了交际应酬,餐桌上大鱼大肉,再加上甜食、饮酒,催出大量“胖子”。而脂肪肝几乎就是肥胖的衍生物,脂肪肝人群中有50—60%是肥胖者。
酒精与药物 伤肝没商量
还有因大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炎,贪杯最后就会发展到酒精性肝硬化。专家指出:一天喝3两酒,坚持16年,就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的模型。
生吃鱼类,易感染甲肝和戊肝
上班族在外吃饭往往求异求新,而一些新的食尚却未必健康。比如时下流行的吃生,无论是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各种细菌病毒有可趁之机,使人体致病。鱼用鳃呼吸,鳃的过滤能力极强,如果吃生鱼,各种病毒、细菌就会进入人体肠胃,病毒中就可能有甲肝和戊肝病毒。
药物性肝炎也算是“吃”出来的肝病,只是吃的不是美食,而是药和保健品。
专家解释说,有些人是有保健意识的,要为身体充电,只是误入歧途。任何药品包括中药制剂,都对肝脏有毒性作用,补品中又往往含有激素,因为激素,人吃了平添气力,食欲大振,但实际上对身体造成长久损害。忙于工作、出于无知或盲目自信、得病自行用药的后果更严重,有的人用红霉素一个月,结果查出药物性肝炎。因为红霉素最多只能用10—14天,用多了自然造成肝损害。
在几种常见的肝炎类型中,只有乙肝的发病有所不同,专家提出,大多数中青年发病的慢性乙肝都是小时候就已感染。0—30岁,是乙肝的潜伏期,即免疫耐受阶段,不发病;到了30岁以后,进入乙肝的免疫活动期,再加上劳累,精神紧张,于是肝病发作。
对于肝病的治疗,专家强调病因治疗,即引发病症的原因是饮酒,就需戒酒,若原因是药物,就杜绝药物损害,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更多肝病文章推荐:
白领喜喝甜饮料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缘何“赖上”白领族?
白领护肝 让肝脏远离“五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夏季坚持这6大护肝计划 让你不得肝癌肝病13550
- 02. 小结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方法10760
- 03. 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肝硬化?积极治疗原发疾病12376
- 04. 7种贪睡类型你属哪种?贪睡小心肝有问题7646
- 05. 预防肝硬化生活常识8299
- 06. 夏季预防乙肝5要点10359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