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怎么办?常按三大穴位
肝火指肝炎亢盛的病理景象。因为肝掉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冲动过度也有必然关系。临床显示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弦数等症。夏季是肝火旺盛的季节,这时候可常按三大穴位帮助降肝火。
三类人群的肝火旺症状
女性肝火旺的症状
女性肝火旺时还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症状。女性肝火旺的症状(1):月经不调,女性肝火旺可引起月经过少,月经提前或延后,甚至闭经,经前失眠。女性肝火旺的症状(2):恶阻,其症状有口吐苦水,严重挑食,食欲不振,口苦头晕,经常出现于女性孕后。综上所述,女性肝火旺的特殊症状有月经提前或延期,闭经,月经过少,血崩,头晕口苦,经前失眠。
男性肝火旺的症状
男性肝火旺会出现头晕、恶心、头痛、失眠、舌苔变厚、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此外还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等症状。对于男性肝火旺患者来说,一定要戒烟戒酒,多吃些苦瓜,多喝些菊花茶,从饮食上进行调节。
小儿肝火旺盛的症状
小孩是比较容易上火的。小孩肝火旺盛是相当常见的上火病症。小孩肝火旺分虚实两种,虚火旺盛的症状表现为心烦、口干、低热、盗汗等。实火旺盛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护肝降肝火三大穴
穴位调理
肝火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常进行穴位按摩,可达到护肝降火、保健养生的作用。肝火旺盛的人群平时可经常按摩以下三大养生穴位来疏通肝经、益气活血。
足三里穴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处。
功效:疏肝益脾、清热化湿及镇静安神。
三阴交穴
位置:脚踝的内侧往上大约4指宽之处。
功效:补肝健脾、滋阴通经及益气活血。
大敦穴
位置:大脚趾的内侧、靠拢指甲底部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春季气候多变 肝病患者对感冒不可掉以轻心12427
- 02. 孕妇肝火旺的食谱7591
- 03. 女人肝火旺吃什么好12617
- 04. 乙肝孕妇顺产还是剖宫产需辩证看待10663
- 05. 肝脏的预防保健措施12182
- 06. 小孩子肝火旺的原因是什么13343
热门阅读
- 01. 肝纤维化要如何诊治
- 02.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提高免疫力?乙肝病毒携带者提高免疫力方法
- 03. 生活细节应对脂肪肝
- 04. 肝中“老幺”---丙肝
- 05. 日常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有哪些?不限食保持营养全面
- 06. 感染甲肝有三个阶段
- 07. 如何对慢性肝炎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 08. 丙肝患者怀孕前应接受正规治疗
- 09. 悄悄逼进的恶魔——肝癌
- 10. 戊肝病人需要隔离多久 留意三个戊肝传播途径
图片推荐
转氨酶高不治疗会怎样
转氨酶高不治疗会怎样?转氨酶高是临床常见现象之一,一些患者总是因升高程度不是很明显、或尚无临床不适表现,而认为无大碍、不注重治疗,并不关心其后果,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转氨酶高不治疗结果会怎样?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心情要舒畅 抑郁、愤怒是损害肝
肝脏位置图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具体在哪个位置,对肝脏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通过肝脏位置图给大家详细讲解一
小男孩体重超100斤 医生为其检出脂肪肝
家住重庆渝北的陈可(化名)读小学三年级,体重却超过100斤。近日,父母带他到医院寻求科学减肥方法,没想到医院检查发现却是营养不良,还有脂肪肝,这可惊呆了一家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营养科医生介绍,有不
乙肝携带者能献血吗?
你好,我今年22岁,是个大学生,我平时喜欢做公益事业,现在每个城市公园门口或商场门口一直都停有献血车,我一直都想献血,但是我是乙肝携带者,乙肝携带者能献血吗?好多人说不能,因为会传染的是吗? 专家回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补充维生素吗?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问到: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补充维生素吗?对此,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了如下详细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补充维生素吗?专家表示,乙肝病毒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因乙肝病毒具有广泛传染性,且在体外生存时间较长,故“怎样才能有效将其杀死”一直都是乙肝家庭关注的焦点,那晒太阳能不能杀死乙肝病毒呢?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专家表示:阳光暴
苹果有养肝、解毒的功效您知道吗?
苹果有养肝、解毒的功效您知道吗?俗话说:“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你”,可见苹果是人们的益果,对于苹果养肝一说,专家指出:不同颜色的苹果,其功效不同,青苹果的确有一定养肝解毒功效。 苹果,营养丰富且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