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其他肝病慢性肝炎 → 讨论中医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举报

讨论中医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10090次

  由于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以及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决定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长短不一,治疗方面各有侧重。中医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在辨湿、热的孰轻孰重;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在辨湿阻与气滞;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重在辨气血阴阳的虚实。

  本病的中医论述,属“胁痛”、“瘀证”等病症。关于对本病病机证候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如“胁痛”一证,《素问》指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清代尤在泾在《金匮翼》一书中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已认识到胁痛与肝脏有一定关系,并认为外邪侵袭为胁痛发病的一个原因。在具体辨证上,明清医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张景岳指出:对本病“但察其有形无形,可以知之矣。盖血则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则流行而无迹,或倏聚而倏散。”认为应据有形无形来分辨属气属血。在《类证治裁》中分胁痛为肝郁、肝瘀、痰饮、食积、肝虚诸类,均表明是本病的关键。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用药上,张仲景所制订的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树立了典范。而叶天士对胁痛属久痛人络者,善于用辛香通络,甘缓理虚,辛泄宣瘀等治法,立方选药,颇具巧思,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现代最早明确为中医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的报道,见于1960年。而首次较集中的临床观察样本发表于1964年。80年代以来,随着乙型肝炎抗原的发现,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以中医药治疗的病例累计达3万例以上,平均疗效超过80%。在辨治规律的揭示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上,均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在机理研究方面,做得最多的为本病与免疫的关系,包括不同的中医治法对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生化免疫指标关系的探讨等。其次,还进行了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

  在中药研究方面,也日趋深入,如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的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150种中草药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抑制作用。这些探讨对认识本病,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用药等方面都提供了客观依据。
 

标签:讨论  中医  慢性  慢性病  性病  病毒  病毒性  毒性  肝炎  治疗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