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分型以及临床表现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9619次
肝性脑病根据发生、发展、病情缓急与轻重程度分型,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近年来提出亚临床肝性脑病,即临床上并没有肝性脑病表现,但做一些有关规定检查,可发现一些异常表现的肝性脑病。
(一)急性型肝性脑病
急性型肝性脑病相当于内源性肝性脑病,又称非氨性脑病,系因急性重型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引起大块肝坏死所致的肝性脑病。由于大量肝细胞被破坏,残存肝细胞不能代偿。代谢失衡,毒物不能有效清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常无诱因、急剧起病、病程短,无前驱症状,短时间内急剧进人昏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明显。查体:肝肿大、有触痛,肝脏逐渐缩小;无门静脉高压体征;扑翼震颤偶见。化验检查,转氨酶明显增高,黄疽明显,但严重者可有胆酶分离。预后差,绝大部分病人很快死亡。
(二)慢性肝性脑病
慢性肝性脑病相当于外源性肝性脑病,又称氨性脑病,门一体脑病。病理改变为大脑星形细胞肥大、增多、大脑皮质变薄,可有灶性坏死。昏迷时间长者,可有脑水肿,脊髓病变罕见。常因慢性肝病或门一体静脉分流术后引起。门静脉系统从肠道中吸收的有毒物质及通过分流而未经过肝脏解毒的物质进人体循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及紊乱。
临床表现:症状可发作性间歇反复出现,时而清醒,时而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逐渐出现个时逆性神经、精神症状。50%病人起病自诱因,起病缓慢,消化道及全身症状轻。查体肝脏可增大,晚期缩小,无压痛,有门静脉高压表现;扑翼样震颤常见。化验检查,转氨酶升高或正常,肝功能改变可不严重,晚期肝功能改变可加重。去除诱因,经冶疗预后较好。
上一篇:肝性脑病的诊断
下一篇:肝癌引起肝性脑病的症状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原则9196
- 02. 肝性脑病的表现有哪些?9004
- 03. 肝性脑病的饮食疗法9410
- 04. 突发昏迷,要警惕肝性脑病7286
- 05. 专家谈肝昏迷护理10031
- 06. 提醒:肝癌应提防肝性脑病7105
热门阅读
- 01. 肝气郁结应该怎么治疗 常按这个穴位疏泄肝气
- 02. “好吃好喝”不利肝!
- 03. 肝气郁结如何调理
- 04. 辅助治疗酒精肝的食疗配方有哪些?芹菜炒香菇辅助治疗酒精肝
- 05. 乙肝转阴?需要满足几个重要条件
- 06. 青少年最易染甲肝 甲肝疫苗接种不当危害大
- 07. 乙友,喝牛奶需看时机
- 08. 体检足够“找”出脂肪肝
- 09. 乙肝患者耐药可找到早期预警信号
- 10. 检出传染病单位可以公开?单位称有知情权
图片推荐
日本一乙肝病毒检测试剂盒临床数据造假
2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公告,对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受理号:进15-1542)注册申请不予注册,并在一年之内不予再次受理该注
济南高考体检今启动 仍有考生肝功能异常
日前,济南高考(精品课)体检工作陆续启动,部分区县已完成试检,今天起进入正式体检阶段。今年高考体检仍不检测乙肝项目,但继续保留转氨酶检测。除非有医学上的必要,一般不提倡全裸体检查。从试检结果看,被检查
肝移植的成功率有多少?
肝移植的成功率有多少?肝移植的成功率是肝硬化患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和肝癌的较为理想的方法,肝移植术后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存活时间,因此肝移植的成功率就成为大家所关
乙肝病人不能吃什么?
咨询:单位体检,我被告知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医生说要想有效治疗这种病,除服用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日常饮食,尽量避免食用对肝脏有不利作用的食物,所以我想在此问问各位专家乙肝病人不能吃什么呢? 乙肝病人不
蜂蜜怎么喝才能护肝又补肾?怎么样识别真假蜂蜜?
蜂蜜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古希腊人把蜜看做是“天赐的礼物”。中国从古代就开始人工养蜂采蜜,蜂蜜既是良药,又是上等饮料,可延年益寿。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对少年儿童咳嗽治疗效果很好。
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由于盲目治疗,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肝病医院专家在此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乙肝治疗需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侯金林教授和彭劼副教授主持,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杨旭主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副教授、陈金军副教授、孙剑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