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危害不容忽视
5月19日,中国将迎来第二个“世界肝炎日”。“世界肝炎日”是世界肝炎联盟为唤起人们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关注而发起的。目前,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仅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约5亿人,几乎占全球人数的1/12。而在我国,乙肝和丙肝患者的人数超过一亿个人口。由于对肝炎认知不足,防治不当,许多患者贻误了规范治疗的时机,导致病情恶化。
为了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促进患者及早治疗,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值世界肝炎日期间,在全国将开展《我的丙肝故事》征文活动和系列肝炎科普教育活动。近日,笔者联系到广州肝病领域的专家教授: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文莉教授,广州八院副院长尹炽标教授和中山三院赵志新教授,详细了解有关丙肝发病状况以及此次征文详细情况,以下是采访实录:
请专家介绍一下我国丙肝发生现状?
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丙肝报告发现人数有上升趋势,2008年约12万人,在最近5年内约翻了5倍。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约75%~85% 丙肝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感染丙型肝炎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15%,一旦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年发生率为1%~7%。根据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各地抗-HCV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以长江为界,北方(3.6%)高于南方(2.9%),西南、华东、华北、西北、中南和东北分别为2.5%、2.7%、3.2%、3.3%、3.8%和4.6%。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由1岁组的2.0%至50~59岁组的3.9%。男女间无明显差异。广东的阳性率300万分之一。
请专家介绍一下丙肝的症状以及危害?
专家: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在急性期通常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当它转为慢性后,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也有极少部分慢性病人会在胸口处或者其他部位出现蜘蛛痔)但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可能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视为“沉默的杀手”。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由于初始的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但疾病却在不知不觉中持续进展, 若不及时诊治,将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已经成为肝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感染丙肝病毒后,约75%~85%的患者演变为慢性丙肝。而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可见丙肝对健康和劳动生产力的危害之大。
丙肝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专家:据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文莉教授介绍丙肝主要有九大类型高危人群:
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反复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共用注射器者; HIV感染者;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HCV阳性血液者;与HCV感染者有性行为者;曾行介入性诊疗患者(胃镜,内窥镜,牙科器械),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
丙肝的治疗与预防主要有哪些?
专家:与乙肝只能控制病毒、难以治愈不同,大部分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但关键要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用药。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提示两种可能:曾经或正在感染丙肝。对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个体,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只要及早采取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就可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丙肝的治疗首先是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阻断丙肝病毒对肝脏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进程。根据各国丙肝防治指南,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美国和欧洲丙肝防治指南上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取代了普通干扰素,并联合利巴韦林成为丙肝治疗的金标准。众多大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六成到七成患者可以获得病毒的有效清除,最终治愈疾病。
由于丙肝疫苗尚在研究阶段,目前丙肝的预防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来努力。对于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血制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对于个人而言,要远离吸毒、滥交等不良行为。一旦患有丙肝,最重要的是马上戒除一切酒类饮品,包括:啤酒、白酒、葡萄酒和香槟等,同时由于丙肝具有传染性,所以丙肝患者应避免与别人共用剃刀和牙刷等行为,以免传染他人。在体检时,除了肝功能检查外,还应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检测。做到丙肝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抗体阳性8914
- 02. 丙型肝炎病毒9163
- 03. 丙肝小常识8035
- 04. 丙型肝炎的性接触传播7905
- 05. 输过血的人一定注意检查丙肝8253
- 06. 两方面解析什么是丙肝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