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肝癌患者新选择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9611次
200余例肝癌病人在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即第三军医大学西南肝胆外科医院)的治疗实践表明:多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效果良好,换句话说,就是部分病人,可通过非手术疗法治疗肝癌,并获良好效果。
射频(RF)治疗肝癌已有多年历史,但过去用的是单电极,肝组织产生的毁损区范围最大也就1.6厘米。1996年,国外学者发明鞘形单针可张开的多电极RF针用于肝癌治疗。具体做法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将鞘形多电极针定位于肿瘤组织,然后张开可呈半球形分布的10个小电极,通过计算机控制射频能量输出,使靶区温度达到摄氏90—110度,其毁损范围呈均匀的球形,最大直径达5厘米,使肝癌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最终形成液化灶,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肝胆外科医院马宽生及其同仁自1999年至今已用此法治疗近300例肝癌病人,并对其中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的114例病人情况进行了追踪分析。114例病人中,108例经手术病理肝活检和相关检验(AFP)确诊为肝癌,6例为临床诊断。射频治疗病人当天就能下床活动、吃饭,有9.6%的病人术后会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发热、胸水等并发症,但无一例死亡。5—10厘米的大肝癌65例,术后一年生存率为65%以上。
马宽生等的体会是,该法用于肝实质深部的肝癌有优越性,因为这种部位,尤其是小病灶,手术切除创伤较大,而用RF治疗,则对肝癌周围肝实质影响相对较小。如肝癌位于肝实质周边地区,用RF治疗则风险较大。因为易造成周围器官损伤(如胃、胆穿孔)。到目前为止,马宽生医生认为,有迹象表示,射频治疗中小肝癌(即肝癌直径小于5厘米),复发率比手术治疗低,具体情况在追踪研究中。射频治疗肝癌的适应症、禁忌症、长期疗效等均需经过深入研究和长期随访才能做进一步评价。
上一篇:肝癌防治“一二三四五”
下一篇:肝癌的姑息疗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玉米是理想抗肝癌食物10431
- 02. 治疗肝癌最好的方法是哪种8283
- 03. 肝癌可以用中医治疗吗 中药可减轻西药的影响9362
- 04. 辅治肝癌中医验方7122
- 05. 早期肝癌的症状是什么?13847
- 06. 判断肝癌疗效的指标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