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术后保养”很关键!
7月27日,我国推出了首部《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使得肝癌在我国的诊断治疗“有章可循”。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中的55%出现在我国,近20年来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1.17%,已成为我国第二位的肿瘤病因。
有关专家指出,烟台虽然不属肝癌高发区,但预防肝癌实有必要。
肝癌早期有哪些症状?诱因是什么?如何预防肝癌?术后如何保养?就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晨报健康顾问团的专家。
结合多年的肝癌临床诊疗经验,专家指出,肝癌早期大多没什么症状,一旦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肝癌主要来自乙肝、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因此,防肝癌首先要从预防乙肝等入手。肝癌术后易复发,掌握正确的术后保养方法,可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
肝癌早期大多无症状
出现不适已是中晚期
去年,市民吴先生在一次体检中,B超发现肝部有个小阴影,后经磁共振检查,确诊得了肝癌,对此,吴先生十分惊讶,自己身体没什么异常感觉,怎么就得了肝癌呢?
毓璜顶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周先亭主任说,很多肝癌患者在被确诊后都很惊讶,有的惊讶身体没什么不适就得了肝癌,有的则惊讶怎么刚发觉身体有不适,就是肝癌中晚期呢?这是因为肝癌早期基本没什么症状,发现了症状一般都是中晚期了,有的甚至连手术都做不了了,5年生存率仅为10%~20%。
肝癌到了中晚期,常出现以下症状:右侧上腹部不适,右侧肋缘下硬块,右肩胛骨周围疼痛,皮肤和眼白呈黄绿色,食量减少,恶心,异常疲乏。
95%的肝癌患者曾感染乙肝
防肝癌先从预防乙肝入手
既然肝癌早期基本没什么症状,它就如同一个隐形杀手。那么,是什么诱发了肝癌呢?周主任说,肝癌病人主要来自乙肝、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病毒性肝炎感染者。从多年的肝癌临床病例统计得来,95%的肝癌患者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30%的乙肝有可能转化为肝癌,60%~70%的肝硬化可能转化为肝癌,而肝硬化又多是从乙肝转化而来。
周主任指出,要想防肝癌,首先要从防止乙肝入手。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感染,日常的饮食和接触一般不会传播,预防乙肝首先要注意接种乙肝疫苗,通常5年做一次乙肝五项抗体检查,如果呈阳性不需要再打疫苗,呈阴性就需要补种疫苗。
其次,要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生孩子,生育之前先要到医院向妇产医生进行咨询,母亲在怀孕过程中要进行干预,完全可以阻断传染。
生活中,要阻断医源性传播,即血液感染。现在的一次性针头,就是预防血液感染的。如果家中有乙肝病人,亲属在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一般不会感染。周主任说,在他接手的肝癌患者的配偶中,没有一个感染乙肝的,只有其孩子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
乙肝治愈5年后得了肝癌
“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有必要
周主任接诊中曾有这样一位患者,在乙肝治愈5年后的一次体检中,又发现得了肝癌,对此,这位患者有些接受不了,治好的乙肝怎么又会转为肿瘤了呢?
不管是乙肝、丙肝还是酒精肝,只要感染过病毒性肝炎,肝部都会有或大或小的硬化点,由于肝细胞比较活跃,肝脏一旦受到损害发生病变,肝细胞就有可能增生,进而形成肿瘤,因此,感染过病毒性肝炎的人群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另外,由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乙肝的静止期,也算是“高危人群”。
周主任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身体很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就建议,乙肝、肝硬化患者有条件的一年做一次肝脏的增强CT或磁共振。“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喝酒,红酒也不宜,吃药时一定要注意看清说明书,尽量避免有损肝脏的药物。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乙肝患者,由于日常吃得药物比较多,更要注意做到经常查肝功,建议一个月查一次。如果做到以上几点,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群,转化为肝癌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不必过于担心。
周主任还特别指出,现在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酒精肝患者在中青年中出现增多趋势,酒精肝也容易转为肝癌。酒精肝初期通常变现为脂肪肝,这是由于酒的能量较高,代谢不了的话,在肝部就形成脂肪,得了脂肪肝通过减肥,锻炼身体,少吃脂肪高的食品,少喝酒,可以消失,没什么影响。防止酒精肝的最好方法就是少喝酒,尤其是白酒,可以适量喝点红酒。
切除肿瘤20年后仍健在
肝癌“术后保养”很关键
肝癌是一种慢性病,手术后易复发和转移,病人回家之后的“术后保养”很重要,方法得当就可以大大延长中晚期肝癌的生命,甚至可以出现奇迹。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张淑玲告诉记者,她曾接手过这样一位病人。
市民陈先生是我市的一位老干部,50多岁时得了肝癌,手术切除之后,以乐观的心态积极进行后期治疗,坚持每2到3个月复诊一次,稍有不适就跟医生及时沟通,虽然术后有三次复发,但均因发现及时,得到了恰当治疗,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仍然健康地生活着。他的治疗经历充分说明了肝癌可治,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肝癌术后如何“居家保养”?张主任从定期复诊、保持积极心态、克服疲劳、合理饮食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首先要坚持定期复诊,常规为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但是如果出现疲乏加重、腹胀、腹痛,局部固定的骨痛,顽固地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不明原因的头痛、头胀,特别是早晨起来时头胀、头痛不适加重的情况时要随时复诊。对于乙肝病毒阳性的肝病患者,坚持抗病毒治疗也是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抗病毒治疗可以减缓病人肝硬化的进展,延缓复发,增强后期治疗的耐受性。
其次,肝癌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病,要抱着一份坚持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治疗。得了肝癌,患者不必惊慌失措,家属也不必过于焦虑,很多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命。但也不能急于求成,祈求“一步到位”,因为肝癌治疗过程复杂,有些治疗需要多个疗程或根据病人复诊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肝癌患者有时容易急躁易怒,家人要给予谅解和忍让,多些安慰和鼓励,毕竟只有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参与治疗,多数病人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甚至可以创造奇迹。
再次,肝病病人本身就易产生疲劳的感觉,手术、放化疗、肿瘤消融治疗的恢复期,也会存在种种不适。克服疲惫,首先要从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开始,减少消耗体力的活动,不要过度看电视和上网,锻炼身体以不加重疲劳为宜。对伴有疼痛、恶心、呕吐的病人给予适当的止痛、止吐等对症治疗也很有必要。适当多饮白开水,能加速身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也能对增加身体的舒适感有一定帮助。
最后,病人的饮食调理很重要。总的原则是做到荤素搭配,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适当低脂的易消化食物,保证足够的热量,提高免疫力。
在具体饮食上,食物要多样化,宜少吃肥肉、油炸食品;适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刺激性的辛辣、熏制、烤制、腌泡和过咸的食品;除大米、白面、玉米等主食外;多吃鸡肉、羊肉、牛肉可补元气;鸭子、甲鱼、鲫鱼、鲳鱼有补益健脾的功效;海参、海带、鲍鱼、菱角可增加体质软坚散结;蘑菇、木耳等菌类食物含有较多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微量元素,糖体和酶,可增强免疫力。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预防肝癌的有效方法是什么7131
- 02. 五道防线预防肝癌9600
- 03. 饮酒不能跨越肝癌的警戒线10091
- 04. 奶制品和水果能防肝癌8890
- 05. 肝炎病人如何防肝癌8230
- 06. 预防肝癌的四个步骤8198
热门阅读
- 01.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不可小视
- 02. 丙肝是怎么引起的
- 03. 大三阳怎样转阴
- 04. 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
- 05. 怎样预防肝炎传染
- 06. 肝损伤的并发症
- 07.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 08. 准新娘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瞬间吓跑未婚夫
- 09. 减肥不当惹上脂肪肝
- 10. 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生活中怎么保养?
图片推荐
肝病盯上国人 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肝病盯上国人,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人们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但肝脏却似乎更脆弱了。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肝病患者逾2亿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由肝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成本达1000多亿元。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因乙肝抗体的产生,可有效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降低乙肝感染的几率,故在临床“乙肝抗体的持续时间”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抗体是不是终身存在的呢?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专家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心情要舒畅 抑郁、愤怒是损害肝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
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其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对此,肝病原因专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为何脂肪
高考体检3月8日开始 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我市城区高三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10日13日;邗江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8日10日。据悉,今年高考体检项目与往年无异,共分为7大项目,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记者
南京乙肝病毒携带女终领到健康证(组图)
小陈向记者高高举起她的健康证。小陈做的锦旗终于送出去了。为了拿到食品行业从业健康证,南京某大学学生小陈(化名)经历了多次波折,本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昨天下午,南京市玄武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