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牵手脂肪肝 不堪负重
提起糖尿病,不少老病号都能罗列出它的几大罪状: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肾病、糖尿病足……然而,很多人却并不知道,糖尿病与脂肪肝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就像“难兄难弟”,互相影响,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使两种疾病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有研究显示,Ⅱ型糖尿病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46%,换句话说,几乎每两个糖尿病人就有一个出现了脂肪肝。专家指出,Ⅱ型糖尿病伴脂肪肝危害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而肝硬化和死亡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出现脂肪肝的病人,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病理状况,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从而加重糖尿病。
15%的广东人患有“胖肝”
脂肪肝,在临床上被不少医生形象地称为“胖肝”。“因为人如果得了脂肪肝,那么肝细胞内脂类的蓄积将超过肝脏湿重的5%,严重时肝脏脂类含量甚至高达肝湿重的40%~50%。通俗地说,就是肝脏长满了脂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指出。
最近的研究表明,上海和广东总人口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分别为17%和15%。在这些调查中,经超声检查发现的脂肪肝与肥胖的联系更为紧密,而非酗酒。此外,近90%的脂肪肝病例显示是新陈代谢因素所致。另据报道,在广东省年龄介乎7至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中国其他的富裕工业化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已观察到类似的结果。此外,中国香港的脂肪肝患病率为16%,而台湾的成人人口中为12%。
范建高指出,脂肪肝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比健康的肝脏更容易发生脂肪性肝炎,从而逐渐演变成肝硬化。一般来说,从脂肪肝到肝硬化之间的进程大概需要30~40年。因此,如果脂肪肝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以一个10岁的小孩为例,那么到他40~50岁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肝硬化。
糖尿病和脂肪肝会互相影响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人更容易得脂肪肝呢?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糖尿病人一旦出现脂肪肝,在早期时往往因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以致医生、病人对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重视不够。其实Ⅱ型糖尿病伴脂肪肝危害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死亡的风险都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出现脂肪肝的病人,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病理状况,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更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就会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从而加重糖尿病。
糖友预防脂肪肝
空腹血糖要小于6.0
目前的医学研究表明,脂肪肝现已作为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指标,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则可望兼顾减少肝硬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
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疗脂肪肝呢?
糖尿病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时,可促进肝内脂肪浸润消退,因此对于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强调血糖的及时、有效控制。比较理想的控制指标是空腹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糖基化血红蛋白少于7%,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低于8.0毫摩尔/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控制摄入热量,以每千克理想体重147~168千焦耳(35~40千卡)为宜,并调整饮食结构,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减少胆固醇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和基础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方面。对脂肪肝患者尤其是并发肝功能损害的脂肪性肝炎,除坚持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外,可按医嘱选择适当的保肝、降酶、去脂药物,促进肝内脂肪和炎症消失,防治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
嗜酒、生活散漫易得脂肪肝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是指这些因素的存在能导致脂肪肝发生频率上升,而去除这些因素则可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脂肪肝的高发除与肥胖症、高血压病等富裕型疾病及其家族史密切相关外,尚与如下因素有关。
1.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和营养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粮食消耗量呈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导致人体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明显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居民脂肪提供的热量已由1959年的9%上升到1992年的27.9%,已接近30%的上限,其中城市居民已超过31.2%,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数(25%),亦高于日本(24%),结果导致热量摄入过剩。进一步调查发现,膳食结构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喜荤食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2.不良的饮食习惯
有研究表明,过量摄食、进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以及不吃早饭等饮食习惯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尽管一天的能量摄取量相同,固定于晚间的进食方式比有规律的分3次进食更易发胖。晚饭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饭后缺乏运动,致使营养物质不能利用而积聚,日久则成脂肪肝。
3.嗜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减少,合成甘油三酯增多。因此,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4.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在肥胖症的形成原因中活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重要。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习惯于久坐或不善于活动,有些患者甚至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年长者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而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时,表现为脂肪肝。
5.精神萎靡,生活散漫
有研究表明,白天精神萎靡、睡觉过多以及工作过于轻松和散漫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有一定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者反而不易发生脂肪肝。当然,睡眠不足和工作过度劳累紧张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事实上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
6.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一个人是否发生脂肪肝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者,其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然而遗传因素只有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才会起作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专家:警惕肝病危害的“死角”9185
- 02. 脂肪肝患者多吃水果好不好10263
- 03. 四种习惯易惹脂肪肝8575
- 04. 女性睡前不宜喝红酒 易引发脂肪肝13475
- 05.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减肥是特效药13101
- 06. 注意饮食健康 别让肝脏“胖”起来8823
热门阅读
- 01. 这三类人最易得肝癌!如何发现早期肝癌?
- 02. 肝炎的诱发原因都是啥?
- 03. 乙肝传播途径正在转变
- 04. 肝硬化患者应坚持每半年复查一次
- 05. 顽固性肝腹水治疗
- 06. 肝硬化七种食疗方法
- 07. 肝硬化的病理表现和病理形态
- 08. 脂肪肝与乙肝有何关系?
- 09. 治肝硬化最好的医院怎样选择
- 10. 治疗肝腹水的中药方子
图片推荐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8月18日南方医院举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上,就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做了一番深入的解读,将自己对指南的理解和认识传递给更多临床医生。彭劼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
什么是大三阳的症状
乙肝大三阳这样的疾病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所以也有一些患者在患病的时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耽误了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带来更多的危害,一起来了解乙肝大三阳疾病到底有这样的症状表现呢! 被传染乙肝的
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网友咨询:我查出肝炎,在门诊拿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肝硬化患者朋友,说自己之前也是肝炎,由于过饱饮食,营养过剩得的肝硬化,想请问肝炎过饱饮食会得肝硬化? 专家解答:肝炎患者如果经常地过饱饮食,尤其是晚餐
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
网友咨询: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喝酒吗?父亲昨天刚接种了乙肝疫苗,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喝了些白酒,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后喝酒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呢?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接种乙肝
爱吃生肉惹的祸!男子患上肝吸虫病!
近日,大陆南宁303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从消化科病人体内排出后送来的标本中,发现的罕见吸虫牛带绦虫,且足足有500厘米长。 据报道称,这名患者姓陈,今年45岁,南宁宾阳人,平时喜欢吃生鱼片、生牛肉等,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点
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维护着人体的身体机能。主要负责着人体肠道内消化、代谢等多项任务,但是你知道么,肝脏是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因此我们要对肝进行重点防护,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肝损伤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乙肝患者冬季能吃火锅吗?
乙肝患者冬季能吃火锅吗?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来驱寒补暖。但对于肝脏受到损害的乙肝患者来说,能吃火锅吗?乙肝患者吃火锅对病情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乙肝患